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博士生博导介绍:
雷雳,心理学博士,教授(2002-07),博士生导师(2004-01),中国心理学会评定心理学家(2009-10)。
联系方式:
dr.leili@qq.com
教育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学士、硕士、博士。
工作简历:2007年4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8月至2003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2001年2月~7月,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2年7月~2007-04,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系。
兼任: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理事、学校心理学分会理事,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编委,《心理科学进展》编委。《华人心理学报》杂志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of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任《心理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等学术期刊审稿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等。
获奖:朱智贤心理学奖(2010)、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首都师范大学2004-2005学年优秀主讲教师(2005)、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4)、首都师范大学2003-2004学年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04)、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度研究生优秀导师(2003)、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度研究生优秀导师(2002)、中国图书奖(2000)、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8)、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6)、浙江省树人出版奖(1995)、中国图书奖(1994)。
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境内外出版著作、教材40余册。著作、论文获得过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
近年来致力于“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发表互联网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70余篇(项),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雷雳研究成果在2010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中,列“心理学”被引用排名第8名;在2009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中,列“心理学”被引用排名第11名。
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研究过的题目包括: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中小学生的亲子沟通、学习不良学生的社会性及心理健康、中小学生受欺负状况的特点与干预、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与其心理发展的关系)
主要开设课程:
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主文献研读课
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前沿
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雷雳(2012-2015)。青少年的网络游戏体验及其与网络游戏行为的关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BBA120019)。
2.雷雳(2012-)。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与脑机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的社会认知特征:心理与脑科学的整合研究”(12&ZD228)(主持人刘超)子课题。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
1.Lei, L., & Wu, Y. N.(2007). Adolescents’ Paternal Attachment and Internet Us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5), 633-639.
2.Li, D. M., & Lei*, L.(2008). The Deviant Behaviors on the Internet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In S. Hall & M. Lewis (ed.), Education in China: 21st Century Issues and Challenges. Yew York: NOVA.
3.Chang, L., Lei, L., Li, K., et al. (2005). Peer acceptance and self-perceptions of verbal and behavioural aggression and social withdraw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9 (1), 48-57.
4.Lei, L. & Ma, X. H. (2009). The Types and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Prosocial Behaviors Online. In T. Zhu, J. Yan, & Q. Zhou (ed.), Proceedings 2009 1st IEEE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 (259-263). IEEE press.
5.Zhang, G. H., Du, Y. Y., Lei, L.*, & Zheng, X. L. (2012).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cale of Adolescents’ Online Self-presentation. Procedia Engineering, 29, 1651-1655.
6.Ma, X. H. & Lei, L. (2010). Why Do People Blog? Exploration of Motivations For Blogging. In Zhu, T., Gao, Q., & Li, B. (ed.), Proceedings 2010 2nd IEEE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 (119-122). IEEE press. (ISBN: 978-1-4244-6357-2)
7.Cui, L. X., Liu, Y. N., & Lei, L., & Tan, S. (2010). Relationship variables in Online Versus Face- to-Face Counseling. In Zhu, T., Gao, Q., & Li, B. (ed.), Proceedings 2010 2nd IEEE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 (77-82). IEEE press. (ISBN: 978-1-4244-6357-2)
8.Lei, L. & Hao, C. H. (2008). Online games, self-regulation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of Chinese early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3 (3-4): 149-149.
9.Lei, L. & Ma, L. Y. (2008). Early adolescents’ life events, instant messaging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3 (3-4): 149-149.
10.Lei, L. & Wang, L.(2000). The relationship of efficacy beliefs with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difficulty-coping sty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35, 3/4, 343.
11.Lei, L. & Wang, L.(2000). The role of goal-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35, 3/4, 248.
12.Lei, L., & Li, H. L. (2004). Relationship of time perspective, coping styles, and internet use of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5-6): 352-352.
13.Li, Y., & Lei, L. (2004). Participant roles in bullying process and moral judgment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5-6): 332-332.
14.Hao, C. H. & Lei, L. (2008). Life events, online games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of Chinese early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3 (3-4): 141-141.
15.Hao, C. H. & Lei, L. (2008). Loneliness, self-regulation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of Chinese early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3 (3-4): 141-141.
16.Ma, L. Y. & Lei, L. (2008). Early adolescents’ well-being and their preference for the use of instant messaging: A cross-lagged regression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3 (3-4): 643-643.
17.Ma, L. Y. & Lei, L. (2008). The moderate effect of perceptions of control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life events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of early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3 (3-4): 643-643.
18.Zhao, L., & Lei, L. (2004). Research about victimization in adolescent girls and related fa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5-6): 171-171.
19.马晓辉、雷雳*(2010)。青少年网络道德与其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心理学报,42(10),988-997。
20.雷雳、杨洋(2007)。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报,39(4),688-696。
21.雷雳、郭菲(2008)。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与其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心理学报,40(9),1021-1029。
22.雷雳、杨洋、柳铭心(2006)。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心理学报,38(3),375-381。
23.雷雳、李宏利(2004)。青少年的时间透视、人际卷入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心理学报,36(3),335-339。
24.雷雳、柳铭心(2005)。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心理学报,37(6),797-802。
25.雷雳、汪玲、Culjak(2001)。目标定向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心理学报,4,349-353。
26.雷雳、王燕、郭伯良、张雷(2004)。班级行为范式对个体行为与受欺负关系影响的多层分析。心理学报,36(5),563-567。
27.雷雳(1998)。学习不良少年对父母评价的认知。心理学报,1,64-69。
28.雷雳、王争艳、李宏利(2001)。亲子沟通与亲子关系。教育研究,6,49-53。
29.李宏利、雷雳(2005)。中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心理学报,37(1),87-91。
30.王争艳、赵冬艳、雷雳(2007)。亲子性话题沟通对青少年性行为和性态度的预测:依恋的调节效应。心理学报,39(6),1063-1073。
31.雷雳(2010)。青少年“网络成瘾”探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6(5),554-560。
32.雷雳、陈猛(2005)。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生态关系。心理科学进展,13(2),169-177。
33.雷雳、李宏利(2003)。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界定和测量。心理科学进展,1,73-77。
34.雷雳、汪玲、Culjak(2002)。优生与差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对比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6-11。
35.雷雳、杨洋、柳铭心(2005)。互联网在学习不良干预中的作用。心理科学进展,13(5),557-562。
36.雷雳(1997)。关于学习不良学生自我知觉的研究。心理学动态,2,16-20。
37.雷雳(1997)。学习不良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发展与教育,1,49-53。
38.雷雳(1997)。学习不良少年的自我概念与父母评价的特点及关系。心理科学,4,340-342。
39.雷雳(2000)。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干预。心理学动态,1,58-62。
40.雷雳、侯志瑾、白学军(1997)。不同年级高师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心理发展与教育,4,17-21。
41.雷雳、申继亮(1992)。从青少年期到成人期记忆文章过程中加工模式的转变。心理发展与教育,3,15-22。
42.雷雳、张雷(2002)。多层线性模型的原理及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10-114。
43.雷雳、张钦、侯志瑾(2001)。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心理科学,2,242,222。
44.雷雳、张钦、侯志瑾、周俊华(1998)。学习不良初中生的成败归因与学习动机。心理发展与教育,4,37-40。
45.崔丽霞、殷乐、雷雳(2012)。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积极情绪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8(3),308-313。
46.雷雳(2012)。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实证基础。心理科学进展,20(6),791-797。
47.王薇、马晓辉、雷雳*(2012)。青少年宽恕倾向问卷的编制及应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8-20。
48.雷雳、马晓辉、王薇(2012)。青少年学习沉醉感量表的编制及应用。心理研究,1,45-48。
49.尹娟娟、雷雳(2011)。青少年网上音乐使用问卷的编制及应用。社会心理科学,26(4),65-70,114。
50.马晓辉、雷雳*(2011)。青少年网络道德与其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心理科学,34(2),423-428。
51.崔丽霞、雷雳(2005)。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1(3),112-119。
52.崔丽霞、雷雳、蔺雯雯、郑日昌(2007)。网络心理咨询的疗效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15(2),350-357。
53.郭菲、雷雳*(2006)。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14(6),873-879。
54.李丹、孙延军、雷雳(2006)。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14(1),80-86。
55.李宏利、雷雳(2004)。青少年的时间透视、应对方式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9-33。
56.李宏利、雷雳、王争艳、张雷(2001)。互联网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心理学动态,4,376-381。
57.柳铭心、雷雳*(2005)。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1(4),40-45。
58.马利艳、雷雳*(2008)。初中生生活事件、即时通讯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4(4),106-112。
59.汪玲、雷雳、Culjak(2000)。效能信念、加工方式和困难应对策略。心理发展与教育,3,30-35。
60.王争艳、雷雳、刘红云(2004)。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心理科学,27(5),1056-1059。
61.王争艳、刘红云、雷雳、张雷(2002)。家庭亲子沟通与儿童发展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192-198。
62.杨洋、雷雳*(2007)。青少年外向/宜人性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3(2),42-48。
63.杨洋、雷雳*、柳铭心(2006)。青少年责任心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心理科学,29(4),947-950。
64.赵莉、雷雳*(2003)。关于校内欺负行为受害者的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6,668-674。
65.朱皕、雷雳*(2005)。中学生受欺负状况与心理控制感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1(1),91-95。
66.雷雳(1993)。美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基本方法。外国教育研究,3,54-56。
67.雷雳(1997)。美国学习不良研究的现状评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09-114。
68.雷雳(1997)。请关注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小学管理,6,35-36。
69.雷雳(1997)。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会认知特点。高等师范教育研究,4,64-68。
70.雷雳(1999)。学习不良学生的社会技能训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4,107-110。
71.雷雳、李冬梅(2008)。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研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10期,5-11。
72.雷雳、李宏利、王争艳、张雷(2003)。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概况。中国心理卫生杂志,5,328-330。
73.雷雳、柳铭心、陈辉(2006)。心理性别与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2),96-97
74.雷雳、马利艳(2008)。初中生自我认同对即时通讯与互联网使用关系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2),161-163,169。
75.雷雳、孙宏艳、李冬梅、郭菲、张国华(2007)。中日韩美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中国青年研究,7,57-63。
76.雷雳、孙宏艳、李冬梅、郭菲、张国华(2007)。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学习与社交。世界教育信息,6,62-66。
77.雷雳、王争艳、刘红云、张雷(2002)。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应用心理学,1,14-20。
78.雷雳、张雷(2002)。初中生受欺负状况的某些预测变量。心理学探新,4,38-43。
79.雷雳、李宏利(2010)。金融危机的心理影响与应对。心理研究,3(4),52-56。
80.雷雳、马晓辉(2010)。青少年网络道德实证研究。中国德育,5期,5-8,16。
81.郝传慧、雷雳(2007)。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中国青年研究,1,72-75。
82.李冬梅、雷雳*、邹泓(2008)。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特点与研究展望。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1),95-97,70。
83.李冬梅、雷雳、邹泓(2007)。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50-156。
84.李宏利、雷雳(2003)。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沟通研究进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07-110。
85.李洋、雷雳(2005)。校内欺负行为的干预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114-118。
86.柳铭心、雷雳(2006)。人格特征与互联网使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3,111-115。
87.柳铭心、雷雳*(2005)。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其使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关系。应用心理学,11(3),247-253。
88.马利艳、郝传慧、雷雳*(2007)。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5(4),420-421,423。
89.孟庆东、雷雳*、马利艳(2009)。青少年的依恋与“网恋”的关系。心理研究,2期,75-80。
90.师保国、雷雳(2007)。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中国青年研究,10,23-27。
91.王丽华、王宗俊、李璞珉、雷雳(1995)。首都四所大学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心理学探新,2,38-41。
92.王争艳、赵冬艳、雷雳、侯静(2008)。北京市部分高中生性状况初步调查及其与亲子依恋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2(1),17-19,36。
93.杨漫欣、雷雳(2004)。学习不良学生学习中的自我调节。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8(2),117-118,126。
94.杨洋、雷雳*(2006)。影响大学生参与网上招聘意向的因素模型。应用心理学,12(1),36-42。
95.张国华、雷雳(2006)。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攻击行为的表现与干预。中国青年研究,7,45-48。
96.张国华、雷雳(2007)。儿童青少年使用电脑对其认知技能发展的影响。教育科学研究,2,57-60。
97.张国华、雷雳*(2008)。青少年的同伴依恋、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9(5),454-455。
98.张国华、雷雳*、邹泓(2008)。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1),37-39,58。
99.赵冬艳、王争艳、雷雳(2005)。亲子性话题沟通与青少年性行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10),706-709。
100.郑思明、程利国、雷雳(2006)。高中生与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及其人际关系效应。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60-167。
101.郑思明、雷雳*(2006)。青少年使用互联网公众观之健康上网调查。中国教育学刊,8,39-43。
102.李宏利、雷雳(2010)。沉醉感及其在现实世界以及虚拟空间的表现。心理研究,3(3),14-19。
103.杜岩英、雷雳*、马晓辉(2010)。身体映像影响因素的生态系统分析。心理科学进展,18(3),480-486。
104.冯丹、雷雳、廉思(2010)。“蚁族”青年网络行为的特点及成因。中国青年研究,2期,25-29,97。
105.崔丽霞、雷雳、刘亚男(2010)。大学生网络和当面咨询态度的比较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6(1),81-86。
106.尹娟娟、雷雳(2009)。音乐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2(12),66-69。
107.郭菲、雷雳*(2009)。初中生假想观众、个人神话与其互联网社交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5(4),43-49,62。
著作:
1.雷雳(2013)。发展心理学(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雷雳(2012)。青少年网络心理解析。北京:开明出版社。
3.雷雳(2010)。鼠标上的青春舞蹈:青少年互联网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雷雳(2012)。简明发展心理学。北京:开明出版社。
5.雷雳(2009)。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雷雳、张雷(2003)。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7.雷雳(主编)(2004)。健康的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6册)。科学出版社。
8.张雷、雷雳、郭伯良(2005)。多层线性模型应用(第二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9.雷雳(主编)(2002)。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0.雷雳(1999)。创造力测评与创造方法。华艺出版社。
11.黄煜峰、雷雳(1993)。初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2.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雷雳译,2012)。健康与幸福(8年级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6638
13.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张雅明译,2012)。健康与幸福(7年级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6348
14.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赵军燕译,2012)。健康与幸福(6年级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6430
15.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王永丽译,2012)。健康与幸福(5年级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6331
16.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韦庆旺译,2012)。健康与幸福(4年级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6362
17.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罗晓路译,2012)。健康与幸福(3年级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6317
18.俞国良、雷雳(主编,2012)。心理健康经典导读(上)。北京:开明出版社。ISBN:978-7-5131-0216-2
19.俞国良、雷雳(主编,2012)。心理健康经典导读(下)。北京:开明出版社。ISBN:978-7-5131-0217-9
20.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雷雳译,2012)。健康与幸福(8年级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4283
21.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张雅明译,2012)。健康与幸福(7年级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4306
22.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赵军燕译,2012)。健康与幸福(6年级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4337
23.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王永丽译,2012)。健康与幸福(5年级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4290
24.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韦庆旺译,2012)。健康与幸福(4年级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4344
25.米克斯、海特(俞国良、雷雳主编,罗晓路译,2012)。健康与幸福(3年级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894276
26.雷雳(主编)(2004)。健康的心——中学生家长及教师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27.雷雳(主编)(2004)。健康的心——高中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28.雷雳(主编)(2004)。健康的心——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29.雷雳(主编)(2004)。健康的心——小学生家长及教师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30.雷雳(主编)(2004)。健康的心——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31.雷雳(主编)(2004)。健康的心——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32.雷雳(主编)(2002)。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未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