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浙江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需求导向、能力导向、数字化导向,着力优化布局、健全机制、数字赋能,大力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坚持需求导向,优化人才培养布局。重点布局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面向国家和区域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校地协同、产教联合建设浙大工程师学院,目前共有专业学位研究生4500余人,其中工程博士近500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全球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合作办学,加快建设“高精尖缺”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持续推进省属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支持浙江工业大学等发挥优势学科创建国内特色高水平大学,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加强45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实施错位发展、特色办学,围绕区域重点和特色产业,做强做精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支持引导相关高校与新昌县等13个县区探索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500余项。全面构建贯通式工程教育培养体系,贯通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硕教育,建设10个工程类专业博士点和82个工程类专业硕士点,构建学段衔接、技能递进的工程(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工程人才培养。目前,全省共有7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积极服务全省“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
坚持能力导向,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工程类学科专业调整机制,瞄准世界科技与工程前沿,持续推进新工科建设。近5年来,先后开设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工程类专业,本科高校共增设工程类专业116个,占新增专业总量的40.56%。立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0项,推动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工农协同,着力培养一批能够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拔尖创新人才。健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依托三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研发中心、地方(工程)研究院等校企、校地平台,组织11所高校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推进行业人才进校园、企业需求进课堂,深化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近年来,立项建设21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71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63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495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育机制,坚持“扎根、融通、铸魂”的理念,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推进双创教育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每年立项3000余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活动),支持近40余项大学生学科竞赛、40余项职业技能竞赛;加强高校创业学院建设,打造省级示范性创业学院34个,省级高校双创示范基地41个。实施“创业导师培育工程”,累计培训高校创业导师5000余人次。
坚持数字化导向,强化人才培养数字赋能。以教育新基建打造教育新生态,聚焦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数字教育新基建,促进工程教育数字化,加快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启动“教育魔方”建设工程,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以智慧平台带动智慧教育,依托国家及省级智慧教育平台,加快工程教育在线平台建设,实施“之江汇”教育广场2.0建设,建好浙江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推出一批工程教育线上一流课程、建成一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工程教育线上“金课”。以数字化管理优化实习模式,建成全省实习教学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项目实训为核心,以创新产业应用孵化为目标,实现“基地入库、课程上网、师生上线、企业在线”,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程化、网络化、个性化、精细化管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实践与实训案例资源,有效推进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未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