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10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50多年来,经过几代自动化所人的奋发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
目前,全所在编职工434人,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145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863领域专家2人,IEEEFellow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海外杰出青年2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具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学研究生590人,其中硕士生240人,博士生350人,博士后39人。
经过五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自动化所已形成立足智能技术,聚焦复杂信息的智能计算、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集成化智能系统三个重要方向,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高技术产业化“三位一体”,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良好格局。现设有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部门;并与国际和社会其他创新单元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十余个,包括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中新数字媒体研究院、中港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系统医学与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心等;另有汉王科技、三博中自等十余家持股高科技公司。
自动化所五十余年的历史中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国发展初期,自动化所开拓了我国的控制科学,为“两弹一星”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改革开放年代,自动化所开创了我国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的新领域,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创立了享誉中关村的中自集团。1999年9月,自动化所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全所围绕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新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研究所的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自动化所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连年攀升,多年位居北京市科研系统前十名。虹膜识别核心技术突破国外封锁,授权英国IrisGuard公司;CASIA汉英口语自动翻译系统在国际口语翻译系统评测中连续多年蝉联第一名;中法实验室(LIAMA)签订第四期合作协议,成为中国和欧盟多个国家高水平科研机构与企业参与的新联盟,在中欧科技合作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高技术成果在国民经济主战场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成功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安保工作中,为中国科技奥运和平安奥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所主持起草的《中文语音识别系统通用技术规范》被定位国家标准,颁布实施;“汽油在线自动优化调合模型及软件系统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在中石油、中石化重点企业成功实施并投入运行,一次调合成功率达100%;“嵌入式油井压力实时采集系统与网络化监控技术”不仅在胜利、大港等油田成功应用,还被推广到越南等国外油田;数字艺术中心创作的《动物狂欢节》、《麋鹿传奇》分获第12届、第13届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水墨前后》获第十五届“莫比斯”国际多媒体文化遗产创新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品……
新的征程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将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创建规范高效、民主和谐、环境优美、具有强大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际知名的国家研究所,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