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简介
1958年出生于青岛,1978年于青岛市第二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学士;1987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获法学硕士;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毕业,获法学博士。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1987年北京大学法律系硕士毕业后至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工作,1990年讲师;1993年副教授。1995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1998年研究员(教授)。2004年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包括: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合作教授
北京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
儒家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
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
二、奖励及荣誉称号
《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研究基金会第一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08);
《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杨一凡总主编,本人为第一卷、第二卷主编(2007)
《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优秀科研作品奖(2006);
《百年中国宪政之误区》,《社科研究》(香港)杂志编辑部优秀论文奖(2006)
《构建与解析中国传统法——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礼与法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5);
《中国法制通史》,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张晋藩总主编,本人为第一卷副主编(2003)
《试析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法官”》,中国法律史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2)
《中国法制通史》,十二届中国图书奖(2000),张晋藩总主编,本人为第一卷副主编(2000)
三、教授课程
本科生:中国法制史
硕士生: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制史专题
博士生:法律的历史研究方法
法学前沿:中国法律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法律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五、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法制通史(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项出版)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项出版)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项出版)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礼与法(独自申请与完成,已结项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精品项目:中国法制史考证多卷本(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项出版)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子课题:第一卷与第二卷主编,已结项出版)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律与例: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模式研究(独自申请,已结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法文明模式研究(独自承担,2011—20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律文明史(负责人,2011-2016)
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依法办事”与中国传统司法理念的现代转换(负责人,2011—2013)
六、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著作:
《亡国鉴——风雨话君王》,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年(合)
《中国古代法律的社会特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合)
《中国法制通史·夏商西周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副主编,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国家图书奖)
《中国法制史考证·夏商西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国法制史考证·春秋战国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
《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主编)
《百年回眸》(四卷本)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守望和谐的法文明》,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七、联系方式
电话:010-82500361,邮箱:xhma868@sina.com
来源未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