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既然这世界不是只有我们一个人,那我们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别人的影响。如果让你站在几百人的面前做个演讲,我想很多人都会觉得有压力,那如何克服和看待这个压力呢,心理学家拉塔纳提出了社会影响理论。有些人抗干扰能力强一些,有些人则弱一些,还有些影响则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2016考研心理学社会影响要涉及的内容。
2016考研
社会影响(三)
1.去个体化
(1)含义: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是个体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对此现象的研究最初来源于一种"社会传染"的现象,津巴多和菲斯汀格用"去个体化"代替了这种现象。
(2)去个体化包括个体责任感丧失和对团体行为的敏感度增加。一般来讲,群体成员越多,去个性化的程度越高。而群体的去个性化程度越大,其成员的行为就越自由,也就越不受约束,所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大。
(3)去个体化的产生的原因:津巴多认为,激起、匿名性以及责任分散是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其他心理学家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①匿名性:这是引起去个体化的关键。②自我意识:有研究者认为,引发去个体化行为的最主要认知因素是缺乏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功能下降。
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①含义:人们在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最早对社会促进进行研究的是特里普里特。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有竞争时,人们骑车速度比单独骑的时候速度快。奥尔波特也发现了这一点,他发现,当房间里有五个人一起工作时,工作效率比一个人时高。②理论解释:他人在场,也叫优势反应强化说;评价恐惧理论;分心冲突理论。
(2)社会惰化:①含义:又叫社会懈怠,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如"磨洋工"。②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③与社会惰化相关的效应:自由骑士效应;吸盘效应。
拉塔纳曾用光的作用来类比。光照在平面上,平面接收到的"光量",不仅取决于开了多少灯,而且取决于灯泡的瓦数,以及它与平面的接近程度。个人所受来自他人的影响与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与个体的接近性有关。
来源未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