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早已大学毕业,却依然留恋在学校周围,他们不是学生,仍然过着和在校生一样的生活——在食堂吃饭,在图书馆看书,在教室听课,去学校操场踢球。不过,他们没有学生证,不能享受每年4次半价火车票的优惠,他们多为几个同学结伴而居,游走在高校的边缘,被称为“校漂族”。
近日,记者先后走访了哈市的一些学校,发现想找到采访对象非常容易,基本上在校园中随便问一名学生,身边都有这样的同学或者朋友。没找到工作、准备考研 、留恋校园、坚守爱情……选择“校漂”的大学生有着各种不同的原因。
“校漂”实为“考研敢死队”
考研,是“校漂族”们的首要之选。本科毕业后找工作屡屡受挫的杨光与几位“同道者”一起在黑大旁边的学府路租了套民房,义无反顾地加入“校漂族”行列,“誓将考研进行到底”。
早晨6点起床,然后到教室或学校图书馆里自习,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下午和晚上继续在学校就餐、自学,深夜才回到校园附近租来的民房里休息……现在,杨光的生活和上大学时几乎没什么两样。除了自学,杨光还经常在学校里“蹭课”,像在校生一样去教室抢占座位、参与课堂讨论、与老师交流,他笑着说:“有人说我们是‘大五生’、‘回锅班’,从表面上看,我跟那些学弟学妹们没什么两样。”杨光表示,他每天都在学校图书馆上自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向以前的老师请教,也可以从学校获取最新的考研信息。
“我现在还是每天早上准时7点起床去食堂吃早餐,然后去教室蹭课,已经很规律了。每天走在熟悉的校园里就觉得舒服,有一种安全感。”李想是黑龙江大学09 届毕业生,毕业一年了却不愿意离开学校,在学校附近和朋友租了间小屋复习考研,今年考研成绩并不理想,但她还是决定做“校漂”。
留守,只为校园爱情
在校漂族中,爱情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热词。美好的校园爱情成为很多人留守的动力和原因。
每天早7点50分,晓庆就要从城东新居出发,在8点30分之前赶到位于华山路的哈尔滨电视台上班。她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很满意,在哈尔滨电视台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很锻炼人。
晓庆2009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我挺喜欢校园的环境和氛围的,平时买东西也方便,所以毕业后就选择了邻近学校的居民区租住。”说起留守在哈尔滨做 “校漂”,晓庆坦率地表示:“为了我男朋友,我们是一个学校的,他比我低两届,还没毕业,我不想因为两地分居影响感情,索性留下来陪着他,就在哈尔滨找了份工作。”晓庆表示,她每天下班后,男友都会在公交车站接她,两个人还是跟上学的时候一样,在学校食堂吃完晚饭,再到校园里散步聊天。“其实我们跟大学生情侣没有什么区别。”
依恋母校不舍校园
有很多人毕业以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依然对学校流连忘返,寄居在学校周围,生活在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中。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的陈英是一个潇洒的“校漂”,他是因为舍不得校园生活而“漂”。
“我想我可能是有一种‘恋校情结’吧,喜欢校园安静的环境,依恋这种感觉,一时还摆脱不了呢。”陈英乐呵呵地接受了记者采访。目前,他已经在哈市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却仍然住在黑大校园的小区里,过着另一种“漂”生活。
“每天,走在校园熟悉的路上,看着熟悉的风景,吃着食堂的饭菜,打着开水房的开水,就很安心。”陈英说,在哈尔滨,我觉得唯有在学校,才能找到归属感。就是每次遇到学弟学妹问我怎么还没有离校,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心里也挺尴尬的。
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的于扬听到自己被称为“校漂族”微微一笑,“其实很正常啊,我现在在友谊路一家商场工作,但是那里房租贵得不敢去想,而现在住江北去上班也挺方便的。最重要的是学校里气氛好环境好,星期日可以去打个球跑个步,还可以去图书馆看看书,而且住得比较安全。还是校园比较让人安心。”于扬说,他的两个同学因为准备换工作,也准备搬回来一起住,加入“校漂一族”。
“校漂”应尽早“上岸”
针对“校漂族”现象,东北农业大学学生辅导员马老师认为,“校漂族”的出现,顺应了很多毕业生的发展需求,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大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一边工作一边适应社会。而“校漂族”则把这个适应期放在学校,把这种方式作为人生的缓冲期,规划自己的未来。“校漂”生涯如果持续半年或者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毕业生要理性把握就业形式,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及早融入社会中去。
来源未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