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19考研政治马原之哲学核心考点5
41,社会的政治结构(五)社会政治结构核心问题: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①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②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由两部分构成:①政治法律制度②政治法律设施
42,社会的文化结构(五)统治阶级思想之所以处在统治地位原因是他们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①意识形态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一定阶级或社会集体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
②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结方式形成的有机系统。
43,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五)
(1)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
(3)意识形态: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
(4)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表现在:★判断社会意识是否先进看它是否反映并服务于新生产方式
①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②意识形态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③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④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5)意识形态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背熟)★★★
①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
②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意识的发展水平同某国家、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不平衡性。
④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功能集中体现在维护或批判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上。
44,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五)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1)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本质即是人化。
(2)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和多样的形态是文化的一般特征。
(4)文化的功能: ①知识传承功能②对人的教化、培育功能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④提升、规范人类认识过程的认识功能。
(5)先进文化:①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②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③代表未来发展方向④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45,文明和文明形态。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1)文化与文明是不可分的,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2)二者又有不同点,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概念,它与经济、政治相结合构成一个具体的社会,而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尺度,是与人类的野蛮状态相区别的。
(3)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外还有生态文明。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
(4)******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其总体布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四大建设有机统一、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46,社会规律及其特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六)★
(1)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特点是:①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②要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③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有其客观性,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4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及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其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是因为: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
(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48,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六)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2)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49,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六)
(1)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对立的实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2)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0,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六)
(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实质是先进阶级****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2)改革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方式,它是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以解放生产力,也是一场革命。
5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六)★★★★
(1)科学技术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并且始终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 “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科学与价值之间的矛盾。
(2)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证。(注意:自主创新和科教兴国联合考)
(3)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4)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解决全球问题,应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
52,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08年新增内容)
(1)交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2)交往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①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③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④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来源未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