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介绍如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始建于解放初期,经过几代人长期精心建设,本学科于1982年被授予硕士学位点、1991年被授予博士学位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是我国第一批硕士点和第四批博士点,199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1999年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重新被评为省重点学科,并列入国家级后备重点学科加以建设,2006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并作为 “十一五”期间省重点学科继续进行重点建设。本学科现有教授9 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以本学科为主要依托,1996年批准设立农业部寒地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经2008年第五轮评审继续被重新命名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本学科与作物遗传育种构成的一级学科“作物学科”1998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称号。本学科是国家计委立项的“211”工程重点学科,也是“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依托学科之一。在全国同领域中,本学科具有相对领先的学术地位。
学科针对东北地区寒地农业生产特点,以及农业和作物生产发展需要,围绕具有寒地特点的春小麦、春玉米、寒地稻作、大豆、马铃薯、甜菜、亚麻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化学调控及其与产量关系的高产、优质、高效理论和应用,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和大型攻关,使学科相互渗透,拓宽新兴领域的研究,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和研究方法,同时开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研究问题来自于生产实践,研究结果返回实践进行检验,研究过程重视基因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已形成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并重,以及重视推广开发的学科科学研究特点。研究生培养重点放在能力(思维、动手和组织管理能力)和实事求是学风的培养上。教学科研相长,理论联系实际。本学科设有四个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作物生理、作物高产理论与技术体系、作物高产优质安全生产保护性耕作理论与技术集成、作物生物技术。学科先后主持、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重点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32余项,其中“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 国家支撑计划9项,总经费3000万元,表明本学科既能从事应用性基础研究,又能进行国家、省级支撑计划大项目攻关研究。发表论文83余篇,其中国外期刊和国内一级期刊26篇,SCI收1篇,EI收1篇,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著作6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项3项。
共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03名,博士研究生41名,接受进站工作博士后15名。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战线的骨干,并做出突出贡献。
来源未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