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半是这里一半是欧洲》作者余斌嗜烟酒,爱旅行,以文学为业,曾以教师身份留居法国巴黎附近的小镇阿拉斯一年,其时在欧洲四处游历,多所见闻。这本欧洲游记看似混杂,有印象记,有历险记,有在外生活的感受,亦有对老外的观察,有述事的,也有记人的,议论亦复不少;而作者所记又往往是极琐细之事,比如洋人如何盖被,晒不晒衣,在哪里抽烟。这本不像游记的游记,其独特之处,正在于它处处体现的文化内涵。作者虽并非有意识地做中西文化比较,只是作者自身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使得所记多所牵连,故而本书书名就叫作“一半是这里,一半是欧洲”。
作者简介
余斌,1960年生于南京,现任教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著有《张爱玲传》、《事迹与心迹》、《周作人》、《字里行间》、《提前怀旧》、《南京味道》等书。
曾在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教中文一年。法国学校假期多而长,遂得暴走欧洲各地,观景而兼看人。独在异乡为异客,触景生情,往往“这里”与“欧洲”相重叠,归国后时有所忆所想,间亦弄笔,时断时续,得成此书。书中所收,多曾发表于《万象》、《南方都市报》等杂志报纸。
曾在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教中文一年。法国学校假期多而长,遂得暴走欧洲各地,观景而兼看人。独在异乡为异客,触景生情,往往“这里”与“欧洲”相重叠,归国后时有所忆所想,间亦弄笔,时断时续,得成此书。书中所收,多曾发表于《万象》、《南方都市报》等杂志报纸。
目录
有言在先
贴面
青年旅馆
被子
洋人喝茶
何处吸烟
洋人不晒衣?
关于领带
红灯区
罢工
当真
酷暑在巴黎
奶文化
红酒的身价
喝啤酒,到比利时
西式菜单
饭菜有别
.吃,是一个问题
汉字的诱惑
无地方便
不识洗脚池
园林是我们的好
街头的巴赫
洋中餐
剔牙
人民币本位
自行车在欧洲
迷路记
防人之心
闯祸
袖子问题
未遂行骗计划
独坐咖啡馆
教堂麻痹症
阁楼
恍惚
占有
与雨果为邻
双城记
遗憾留在辛特拉
威尼斯如梦
斯特劳斯的维也纳
老尹在巴黎
叶老板
日记中的保罗
好人戴维
贴面
青年旅馆
被子
洋人喝茶
何处吸烟
洋人不晒衣?
关于领带
红灯区
罢工
当真
酷暑在巴黎
奶文化
红酒的身价
喝啤酒,到比利时
西式菜单
饭菜有别
.吃,是一个问题
汉字的诱惑
无地方便
不识洗脚池
园林是我们的好
街头的巴赫
洋中餐
剔牙
人民币本位
自行车在欧洲
迷路记
防人之心
闯祸
袖子问题
未遂行骗计划
独坐咖啡馆
教堂麻痹症
阁楼
恍惚
占有
与雨果为邻
双城记
遗憾留在辛特拉
威尼斯如梦
斯特劳斯的维也纳
老尹在巴黎
叶老板
日记中的保罗
好人戴维
序言
几年前我到法国教过一年书。去之前有家出版社约稿,希望回来能写一本《跟着徐志摩游欧洲》那样的书。——我不知记的是否准确,反正大概是这意思。那一阵似乎与谁谁谁,跟谁谁谁去旅行之类的书时兴了一阵,据说旅游书出之以这样的形式,颇受欢迎。我没答应:一则到一陌生环境,固然不愁无话可说,是不是有那么多的话,足以成一本书,没数;二则没看过那类书,不知路数,我也不喜欢跟着谁谁谁“游”,听上去像“踏着先烈的足迹”似的,即使愿意,这样“主题先行”的书(其实也没会么“主题”)是否写得出,也没谱。
没想到回来后东涂西抹,与欧洲有关的文字,居然慢慢积到可以成书。我得赞自己有先见之明,不曾在出国之前就弄个套子把自己装进去。虽然事实上到最后一本书就是一个套子,不管是“先行”还是“追认”,是自然地生成,还是人为地赋予,同容上“同一性”总是有的,“没有”也会变成“有”。不过我把这类文字收集起来,心下还是忐忑,除了不同程度地和欧洲有关这一点之外,从取材到写法,多有不相类者,写时并不在意,弄在一起就显了,颇有一些,横看竖看不舒服,像是杂牌军的拒绝收编。
待书出来,当然是要归入“游记”一类的,但收在这里的很多篇目,能不能算正经游记,我就不知道。就算可为“游记”收容,也不是我欣赏的那一类。我自己情愿看的,近的如戈普尼克《巴黎到月亮》、彼得梅尔《普罗旺斯的一年》,远的如斯蒂文森的《骑驴旅行记》,前者是在一地深度的印象记,后者则所记多是“在路上”,或是观察体悟,或是一路行去的趣事,反正写得都有意思。
其实读过的游记,品类远不止此,在欧洲的那段时间,因为总在筹划出游,上至名篇,下至网上跟旅行有关比灌水强不了多少的帖子,都看。高下是一个分法,还有一种归类的界限是实用与非实用。以我的口味,前者因为只是信息的汇集,很是无趣,殊不知有时候最迫切想得到的,就是“指南”、“攻略”之类,因其有用,可以提供最直接的帮助,比如哪里有便宜旅馆,某地“藏”着某个少有人知却大可一游的去处。每每出行之前,忙着搜罗的,就是这些信息,因为指望的是“立竿见影”,时间上就得靠得近,要注意有效期,所以多半还是出自网上,虽然因为很难按计划游行的缘故,费力打捞出来的信息差不多都是作废。纵是这样,还是乐此不疲,无他,至少在意想中,有用。不管是书,还是在网上,这一类都颇有点像教科书,食之固然无味,作为敲门砖,却又少它不得。此所以旅游书里最好卖的,永远是各式各样的旅行指南,一如书业中长盛不衰的,还是教辅。
“攻略”的书我当然写不出,也轮不到我来写,既然我到过的都是大路货的地方,旅行的方式也极其寻常。并非心得全无,比如欧洲不易找到公厕,我发现情急之际,还是找“麦当劳”、“肯德基”,最是相宜。但这实在算不得独得之秘,好多人在国内也有一样的经验,“攻略”云乎哉?
那么,“软”一点的?——比之“指南”、“攻略”的实用因而“硬”,记述一己印象、,感受,对读者可有可无的,就该谓之“软”了。当然好些游记在另一意义上都是“软”中有“硬”的,我指的作者对所到之地有丰富的知识,不拘风俗民情,历史掌故皆了然于胸,又有细腻的观察、深入的了解,且以有趣的文字笔之于书;又或旅行的经历奇特,遇见奇人奇事,见到海市蜃楼,绝域风光,描摹状写,亦自引人入胜。可惜这些也都是我办不了的。
我怀疑游记写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的方式。走马观花是“游”,流连忘返也是“游”;观光客是“游”,背包族也是游;自费旅行是游,公款考察也是游;匆匆而过是游,长时间羁旅也是“游”。所得自然不一样。这里“游”其实不单是行走,也包括居住,外来者的眼光:局外人的感受,也以外来者自视,便是“游”的状态。虽然古人谓“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哪里都一样,然那是哲人的境界,普通人就觉异国他乡,还是有别。我所谓“游”的方式,也不单指形迹上的,比如对一地了解领悟的深与浅,并非就一定与停留时间的长短成正比。尽有悟性高的人,匆匆一瞥也能对景对人对事“觑得亲切”,我是反例,在欧洲呆了近一年的时间,较一般的游客所见所历所感,也算稍广稍多了,所得印象却还是浅,缺少诗心的直觉把握之外,还有一端是语言不通,掌握当地人的语言太重要了,不通,则身在其中与那世界似乎也是隔离的,很多时候就像要拍照而对不准焦距,一切影影绰绰,有似雾里看花。
事实上我从未想过要写怎样的“游记”,甚至不曾有意识地写“游记”。虽说兴味在彼不在此,正经起来,就觉标准的游记似乎应该是到此一游的那一种,这样的却只有寥寥数篇, 虽然在欧洲暴走,颇去了一些地方,回头想来,布拉格、格拉纳达、佛罗伦萨、维罗纳、爱丁堡、约克、塞维利亚、鲁昂、阿维尼翁、萨尔茨堡、上诺曼底、里斯本……那么多盘桓过的所在,一想起就如在眼前,有些较所写过者如维也纳还印象更深的,居然都没专门写过。也许是不甘写成风光介绍,考索、议论,更不用说抒情,又有所不能吧。我只随手将想到而又以为可以一写的记下了,开始也并未想到单独成书,待拢到一起了,才发现颇为混杂:有印象记,有历险记;有在外生活的感受,亦有对老外的观察;有述事的,也有记人的,议论亦复不少,篇幅上也参差不齐,长的长,短的短,相去甚远,总之是不整齐。唯有平淡无奇是一样的:印象多半粗浅,历险其实平常。若笼而统之归为欧洲印象,则终归还是一个雾里看花。
当然雾里看花也自有它的好处。我不是说朦胧美之类,而是“雾里看花”因于所知不多,对ABC也须费力辨认,这倒让本书与大多数人有一共同的起点:一样的毫无海外生活的经验,一样的不精通外语,一样的好奇心,事事新鲜。只是太“小儿科”,所关注者,往往是极琐细之事,比如洋人如何盖被,晒不晒衣,在哪里抽烟之类,好像跑到国外去略识草木虫鱼。也因这个缘故,曾想干脆就叫作《欧洲的鸡毛蒜皮》。后来再翻翻,又发现好多笔墨都化在了我们这边,——并非有意识的要做什么中西比较,实在是中国的背景太深了,凡事一想就牵连出来——,单顶一个“欧洲”的大帽子,似有“以偏盖全”之嫌。于是分了一半给“这里”,百分之百的“纪实”,别无虚玄,交待一下,也是“勿谓言之不预”的意思。
书名就这么来的。
没想到回来后东涂西抹,与欧洲有关的文字,居然慢慢积到可以成书。我得赞自己有先见之明,不曾在出国之前就弄个套子把自己装进去。虽然事实上到最后一本书就是一个套子,不管是“先行”还是“追认”,是自然地生成,还是人为地赋予,同容上“同一性”总是有的,“没有”也会变成“有”。不过我把这类文字收集起来,心下还是忐忑,除了不同程度地和欧洲有关这一点之外,从取材到写法,多有不相类者,写时并不在意,弄在一起就显了,颇有一些,横看竖看不舒服,像是杂牌军的拒绝收编。
待书出来,当然是要归入“游记”一类的,但收在这里的很多篇目,能不能算正经游记,我就不知道。就算可为“游记”收容,也不是我欣赏的那一类。我自己情愿看的,近的如戈普尼克《巴黎到月亮》、彼得梅尔《普罗旺斯的一年》,远的如斯蒂文森的《骑驴旅行记》,前者是在一地深度的印象记,后者则所记多是“在路上”,或是观察体悟,或是一路行去的趣事,反正写得都有意思。
其实读过的游记,品类远不止此,在欧洲的那段时间,因为总在筹划出游,上至名篇,下至网上跟旅行有关比灌水强不了多少的帖子,都看。高下是一个分法,还有一种归类的界限是实用与非实用。以我的口味,前者因为只是信息的汇集,很是无趣,殊不知有时候最迫切想得到的,就是“指南”、“攻略”之类,因其有用,可以提供最直接的帮助,比如哪里有便宜旅馆,某地“藏”着某个少有人知却大可一游的去处。每每出行之前,忙着搜罗的,就是这些信息,因为指望的是“立竿见影”,时间上就得靠得近,要注意有效期,所以多半还是出自网上,虽然因为很难按计划游行的缘故,费力打捞出来的信息差不多都是作废。纵是这样,还是乐此不疲,无他,至少在意想中,有用。不管是书,还是在网上,这一类都颇有点像教科书,食之固然无味,作为敲门砖,却又少它不得。此所以旅游书里最好卖的,永远是各式各样的旅行指南,一如书业中长盛不衰的,还是教辅。
“攻略”的书我当然写不出,也轮不到我来写,既然我到过的都是大路货的地方,旅行的方式也极其寻常。并非心得全无,比如欧洲不易找到公厕,我发现情急之际,还是找“麦当劳”、“肯德基”,最是相宜。但这实在算不得独得之秘,好多人在国内也有一样的经验,“攻略”云乎哉?
那么,“软”一点的?——比之“指南”、“攻略”的实用因而“硬”,记述一己印象、,感受,对读者可有可无的,就该谓之“软”了。当然好些游记在另一意义上都是“软”中有“硬”的,我指的作者对所到之地有丰富的知识,不拘风俗民情,历史掌故皆了然于胸,又有细腻的观察、深入的了解,且以有趣的文字笔之于书;又或旅行的经历奇特,遇见奇人奇事,见到海市蜃楼,绝域风光,描摹状写,亦自引人入胜。可惜这些也都是我办不了的。
我怀疑游记写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的方式。走马观花是“游”,流连忘返也是“游”;观光客是“游”,背包族也是游;自费旅行是游,公款考察也是游;匆匆而过是游,长时间羁旅也是“游”。所得自然不一样。这里“游”其实不单是行走,也包括居住,外来者的眼光:局外人的感受,也以外来者自视,便是“游”的状态。虽然古人谓“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哪里都一样,然那是哲人的境界,普通人就觉异国他乡,还是有别。我所谓“游”的方式,也不单指形迹上的,比如对一地了解领悟的深与浅,并非就一定与停留时间的长短成正比。尽有悟性高的人,匆匆一瞥也能对景对人对事“觑得亲切”,我是反例,在欧洲呆了近一年的时间,较一般的游客所见所历所感,也算稍广稍多了,所得印象却还是浅,缺少诗心的直觉把握之外,还有一端是语言不通,掌握当地人的语言太重要了,不通,则身在其中与那世界似乎也是隔离的,很多时候就像要拍照而对不准焦距,一切影影绰绰,有似雾里看花。
事实上我从未想过要写怎样的“游记”,甚至不曾有意识地写“游记”。虽说兴味在彼不在此,正经起来,就觉标准的游记似乎应该是到此一游的那一种,这样的却只有寥寥数篇, 虽然在欧洲暴走,颇去了一些地方,回头想来,布拉格、格拉纳达、佛罗伦萨、维罗纳、爱丁堡、约克、塞维利亚、鲁昂、阿维尼翁、萨尔茨堡、上诺曼底、里斯本……那么多盘桓过的所在,一想起就如在眼前,有些较所写过者如维也纳还印象更深的,居然都没专门写过。也许是不甘写成风光介绍,考索、议论,更不用说抒情,又有所不能吧。我只随手将想到而又以为可以一写的记下了,开始也并未想到单独成书,待拢到一起了,才发现颇为混杂:有印象记,有历险记;有在外生活的感受,亦有对老外的观察;有述事的,也有记人的,议论亦复不少,篇幅上也参差不齐,长的长,短的短,相去甚远,总之是不整齐。唯有平淡无奇是一样的:印象多半粗浅,历险其实平常。若笼而统之归为欧洲印象,则终归还是一个雾里看花。
当然雾里看花也自有它的好处。我不是说朦胧美之类,而是“雾里看花”因于所知不多,对ABC也须费力辨认,这倒让本书与大多数人有一共同的起点:一样的毫无海外生活的经验,一样的不精通外语,一样的好奇心,事事新鲜。只是太“小儿科”,所关注者,往往是极琐细之事,比如洋人如何盖被,晒不晒衣,在哪里抽烟之类,好像跑到国外去略识草木虫鱼。也因这个缘故,曾想干脆就叫作《欧洲的鸡毛蒜皮》。后来再翻翻,又发现好多笔墨都化在了我们这边,——并非有意识的要做什么中西比较,实在是中国的背景太深了,凡事一想就牵连出来——,单顶一个“欧洲”的大帽子,似有“以偏盖全”之嫌。于是分了一半给“这里”,百分之百的“纪实”,别无虚玄,交待一下,也是“勿谓言之不预”的意思。
书名就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