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中国已成“博士生产大国”,华中科大教授周光礼在《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披露。博士生与博导构成的这个江湖,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学术的诸多病态,全国指导博士生在20人以上的导师不在少数,最多的一位导师有110多位博士生。(新华网9月25日)
成为“博士生产大国”,要说可喜可贺。谁让咱的人口数量全球居首呢,即便按比例来算,博士多,也完全合乎情理。更何况,21世纪啥最值钱?答案当然是“人才”。而作为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标志,博士多了,又何尝不是件好事儿呢?
应该说,作为寻求复兴的大国,现成为人才大国,的确是条必由之路。然而,此时此刻的“博士生产大国”,非但不能成为人才大国的证明,反倒是将国内学位泡沫化的趋势与倾向暴露无遗。不可否认,人口数量多,的确是培养出更多博士的一个必要前提,但却远非充分条件。真要培养出合格的博士,显然需要有具备博士培养资质的大学,需要有称职合格的导师,更需要有审慎严格的学术评价机制。在这些方面,中国显然与美国等博士培养发达的国家还相距甚远。当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磕磕绊绊,一跃而成博士生产大国,自然并不天经地义,至少,多产的博士们究竟属于世界几流,恐怕不应成为被回避的隐私。
正好比“地有多大产”,并不由“人有多大胆”来决定,博士产量当然应该由实际能够培养博士的能力来决定。然而,现实的情形却是,博士的扩招计划并不由这个客观前提来做出,于是,国际上一个导师带2到3名博士生的惯例,到了中国却可以翻番,甚至翻几番。博导成为班主任,叫不出博士生名字的现象,也早已不算是笑话,当“最多的一位导师有110多位博士生”时,如此博士教育,当然不敢恭维。
基于上述视点,博士产量超越博士产能,固然是受了社会上“博士消费”等非正常心态所诱使,更是学位功利化的表现。但以博士质量下降为代价的博士高产,显然得不偿失。当“博士培养”穷得只剩下“产量”,充斥着学位泡沫的“博士生产大国”,自然也就只能徒留笑柄。 (武洁)
来源未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