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对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融通创新,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的必然要求。
上海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922个,其中:学术学位授权点占比53%、专业学位授权点占比47%,涉及87个一级学科和54个专业学位类别,覆盖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总数的比例分别为75%和80%,基本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格局。在此基础上,把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核心抓手,加快促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强化急需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推动研究生教育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一、抓分类培养改革,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一方面,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注重把握科技演进态势和行业需求趋势,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培养规模结构,着力构建面向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布局动态调整机制。学术研究型高校注重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做强基础和战略性学科,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应用研究型高校注重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强化特色优势、服务产业发展,破解行业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占总规模62%基础上,持续扩大专业学位规模。
另一方面,强化高校分类评价改革。发挥评价导向功能,确保分类培养改革落地见效。学生评价方面,建立覆盖44个原有专业学位类别、共114种论文类型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中,把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破除“唯论文”。教师评价方面,建立以解决或参与解决重大领域工程技术难题、技术发明创造、技术推广应用、技术标准制定等项目“代表作”替代论文的导师评聘办法。企业将指导工程硕博士经历视同继续教育,将带领工程硕博士开展技术攻关、实现重大培养成果作为工作业绩,纳入绩效考核范围。院校评价方面,将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上海高校分类评价重要指标,与学校资源配置、招生计划调配等挂钩。
二、抓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一是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积极探索构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科学选拔、贯通培养机制,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以在沪“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主体,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全链条、长周期培养机制,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稳定投入支持,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素养、较强原创精神、扎实科研能力的学术创新型人才,满足知识创新发展需要。
二是完善产教融合、科教汇融育人机制。瞄准集成电路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统筹资源配置、科研组织和人才培养,将博士生招生和培养与大平台大项目有效对接,在科研创新实践中锻造高水平人才。加强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依托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支撑,强化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
三是推动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引导高校探索打破以院系为主体培养研究生的单一模式,组建以“首席科学家牵头+青年研究员为骨干+博士生为主体”的创新团队,构建以战略需求为导向、高端科研平台为主体、高水平师资为驱动、一流研究生培养和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为目标的科技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三、抓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是创新工程教育模式。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依托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开展布局培养,单列工程硕博士招生指标,对承担培养改革任务的企业优先安排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实施跨学科交叉培养和贯通培养,深化“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等培养模式改革,将产业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反哺课程教学和实训环节。引进资深外籍教师来沪授课,使工程课程教学与国际前沿保持同步。
二是实施卓越工程师选调培养项目。2023年起,组织在沪央企、市属国企等每年推出200个岗位,遴选优秀应届毕业生到企业一线工作,通过制度性安排,储备、培养具备扎实系统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上海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深入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全面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重点产业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自主培养能级,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未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