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的故事(3)
查看(1376) 回复(0)
香尔滚姐姐
  • 积分:4722
  • 注册于:2014-05-23
发表于 2014-10-24 11:20
楼主
五、量表衰减效应




在心理学实验中,常常会遇到实验中的因变量水平趋于完美(接近于量表的“天花板”),或者趋于零效应的现象。这些效应被称为量表衰减效应(或者,更通俗地称为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研究者该如何对此进行解释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在影响指标有效性的各种因素里,天花板效应( ceiling effect )和地板效应( floor effect )是尤其典型的情况。这两种效应是指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而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最低端,从而使指标的有效性遭受损失。


先来看一个天花板效应的例子。假设有一个研究者想要比较游泳和跑步的减肥效果。他找来两个肥胖的人作被试,首先用一架台秤秤他们的体重,发现两个被试的体重正好都是 300 。然后,这两个被试开始减肥计划,一个通过跑步减肥,另一个游泳。几个月后,两个人又一次用同一架台秤称体重,结果发现两个人的体重都是 250 。研究者认为两个人都减重 50 ,因此断定跑步和游泳的减肥效果一样好。但是研究者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它所用台秤的量程是 0 300 磅,不能称出这两个人的确切体重。(如果用一个范围足够大的秤去称的话,一个被试是 300 ,而另一个是 350 。通过跑步减肥的被试减重 50 ,而通过游泳的被试减重了 100 。)由于两个被试的体重都已经到达了反应指标量程的最顶端,致使他们各自的减肥效果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这就是一个天花板效应的问题。


再来看一个地板效应的例子。假如你教一个动作不太协调的朋友打保龄球。你认为奖赏可以提高作业水平,因此每当他打一个全中你就为他买一杯啤酒。然而你的朋友将球都扔到沟里去了。这样,你不能提供奖赏了,而且你还预期他的作业水平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但由于再没有比沟里球更低的水平了,所以你观察不到成绩的任何下降,此时你朋友的作业水平已经到了反应指标量程的最底端。这就是地板效应。


天花板和地板效应都阻碍了因变量对自变量效果的准确反映,在选择反应指标时应努力避免。那么该怎样避免呢?通常的方法是:尝试着先通过实验设计去避免极端的反应,然后再试着通过测试少量的先期被试来考察他们对任务操作的反应情况。如果被试的反应接近指标量程的顶端或底端,那么实验任务就需修正。例如,在一个记忆实验中如果记忆成绩太好,那就可以增加呈现的材料以降低作业水平。与此相似,如果被试完成得太糟糕,几乎记不住任何东西,那么就要通过减少识记材料、放慢呈现速度等方法使任务变得容易些。设计实验任务和反应指标的指导思想是应使被试的反应情况分布在指标量程的中等范围内。那么,操作自变量时,被试反应水平的提高或降低都能被观察到。谨慎的研究者在实施可能被天花板或地板效应污染的实验前,先做好预备实验。预备实验能使研究者了解到实验中存在的有关设计或实验程序方面的问题。


了解什么是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及其避免的方法,将有助于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采自《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 2004








六、盲



以往,心理学家认为知觉一定是意识层面的。例如在视、听知觉研究中被试总是意识到自己看见、听见某些刺激,而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研究中人们也是清楚地意识到空间关系和时间序列。然而,近20 年以来,研究者逐渐发现大量证据,证明知觉也可以涉及无意识层面的加工,这就是无觉察知觉。

   20 世纪 80 年代,研究者几乎同时从两个领域得到启发,开始思考知觉是否可能在意识层面之下发生,提供无觉察知觉存在证据的两个领域,分别是神经病理案例和认知实验研究。


而盲视是神经病理案例中的一个典范,研究者在研究中发现奇怪的现象:一些脑损伤患者无法知觉到某些刺激,但在一定条件下却表现得似乎仍能对这些刺激进行某些加工。换言之,那些刺激在患者本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得到了知觉加工。


韦斯克兰茨( 1986 )报告了一例盲视病人 D.B. D.B. 十四岁时,大约每六周发生一次剧烈头痛,头痛时,伴随出现的是其左侧视野一块椭圆形的暂时失明。到他二十岁时,他头痛的次数增加,并且在某一次头痛发作后,那块椭圆形的局部区域彻底失明了。 X 光片显示:他大脑右侧视皮层顶端的血管增大。之后,手术切除了 D.B. 脑部的这部分视皮层和膨大的血管。当即 D.B. 的头痛停止,然而,他的左侧视野却失明了。通过动态视野程序发现 D.B. 在每只眼睛视野的左半部都有一个盲点。


然而,奇怪的是 D.B. 的左视野好象并非真地失明。观察发现 D.B. 能够清晰定位处在他的盲视野区内的物体。比如,尽管看不见,但他能够正确地握住别人伸出的手,而且,他能够猜出他看不见的条状物作水平还是垂直运动。不过, D.B. 说在他看不见左视野中的任何东西,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完成以上任务,完全是因为猜测。


进而,韦斯克兰茨对 D.B. 的这种无觉察情况下准确判断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由于 D.B. 看不见在盲视野中的物体,实验要求他对光斑是否存在及其位置作迫选猜测。另一些实验要求他猜测线条的方向。控制照明条件、 D.B. 头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保持不变。结果发现 D.B. 在盲区的定位、觉察和目标方位的猜测都比随机猜测的结果要好得多。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盲区的视觉活动几乎和正常视野的视觉活动表现得一样好。但是 D.B. 仍不能辨别在盲区出现的物体,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他都声称看不见测试中要求他做出选择判断的目标,他还是认为他在这些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要归功于猜测或是运气。在不存在觉察的情况下, D.B. 进行了复杂的知觉判断,D.B. 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产生知觉。这种被试对所呈现的刺激茫然不知,并且也没有产生感觉,但是要求他猜测或迫选时却能做出精确的反应的现象就是无觉察知觉最好的证据。



(采自《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2004







七、迷信的鸽子




斯金纳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心理学家,堪称行为主义之父,他是著名的“斯金纳箱”的发明者,此外他还出版了 10 多本著作,发表了 70 多篇科学论文。斯金纳的理论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在任一特定的情况下,你的行为都很可能伴随着某种结果,比如得到赞扬、报酬或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那么随后在类似的情况下,你很可能重复这一行为;这些结果被称为强化。如果你的行为伴随着另一种结果,比如疼痛或尴尬,那么你在以后的相似情况下就很少会重复这种行为;这些结果被称为“惩罚”。


在斯金纳的众多研究中,有一篇题为《鸽子的迷信行为》,这篇文章不仅题目幽默,而且通过这个有趣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清楚的认识斯金纳的基本理论,他的研究行为方式、方法,还能对我们都熟悉的“迷信”现象进行一种斯金纳式的解释。

理论假设


人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迷信行为,比方说,忌讳从梯子下走过,忌讳踩到裂缝等等。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某些时候人们是会因为迷信而做某些事情。斯金纳认为,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相信或推测在迷信行为和某些被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即便是实际情况下两者并不相关。所以,斯金纳说了下面的话“如果你认为这是人类特有的行为,那么我将给你一只迷信的鸽子。”

实验方法


斯金纳在此项研究中使用了“斯金纳箱”,但做了重要的变化:即为了研究迷信行为,食物分发器被设定为每隔 15 秒落下食丸,不管动物当时在做什么。可以看到这便产生了非关联性强化。换句话说,不管动物做了什么,每隔 15 秒它将得到一份奖励。


研究中的被试是 8 只鸽子。连续几天对这些鸽子喂少于他们正常进食量的食物,以便在测试时,它们处于饥饿状态。由此增强寻找食物的动机(这增加了强化的效果)。让每只鸽子每天在实验箱里待几分钟,对其行为不作任何限制。在这期间,每个 15 秒强化自动出现。几天后,两个独立的观测者记录了鸽子在箱中的行为。

实验结果


斯金纳在报告中写道:“ 8 只鸽子中的 6 只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反应,两名观察者得到了完全一致的记录。一只鸽子形成了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的条件反射,在两次强化之间转 2 3 圈;另一只反复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第三只只显现出一种上举反应,似乎把头放在一根看不见的杆下面并反复抬起它。还有两只鸽子的头和身体呈现出一种摇摆似的动作,它们头部前伸,并且从右向左大幅度摇摆,接着再慢慢的转过来,它们的身子也顺势移动,动作幅度过大时还会向前走几步。还有一只鸽子形成了不完整的啄击或轻触的条件反应,动作直冲地面但并不接触。”


上述的行为都是在建立条件反射前未曾观测到的。实际上新的行为和鸽子得到食物毫无联系。然而,它们表现的就好像行为会产生食物似的;也就是说,它们变得迷信了。


接下来,斯金纳想知道如果两次强化之间的间隔被拉长了,又会发生什么。他用了一只摇头的鸽子,然后把两次投放食丸的时间间隔慢慢增加到 1 分钟。这时,鸽子表现的更加精力充沛,直到最后在两次强化间的 1 分钟内,这只鸽子像在表演一种舞蹈(好像一种“鸽子食物舞”)。


最后是消除鸽子的这种新行为。这意味着在测试箱中的强化不再出现。这时,迷信行为逐渐消退,直到完全消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只“跳舞”的鸽子在完全消退前的这种反应次数超过了 1 万次。

讨论


在实验中斯金纳得到了 6 只迷信的鸽子。然而,他对这一成果的解释却极为谨慎:“这一实验可以说是证明了一种迷信。鸽子行为的依据是行为和食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这种联系实际上并不存在。”


迷信难以消退的原因可以从那只在行为消除前跳了 1 万多次舞的鸽子那儿去寻找。当某种行为只是偶然的被强化一次,它就变得非常难以消除。这是因为人们的期望值很高,期望迷信行为会产生强化的后果。你能想象,如果每种联系每次出现,然后突然消失,那么行为就会很快停止,然而,对人类而言,偶然的强化通常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发生,因此迷信行为常常持续一生。

结论


迷信无处不在,从心理学角度看迷信是不健康的吗?绝大多数心理学家相信,尽管从定义上讲,迷信行为并不会导致你想要的结果,但它们还是有积极的功能。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迷信行为经常能产生力量,不再失控。从事危险职业的人比其他人更加迷信。有时候,由迷信行为带来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焦虑、增强自信和信心,并提高成绩。



(采自《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究》 罗杰· R. 哈克著,白学军等译,2004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在中国5月1日是什么节?(答案为两个字)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半岛真人体育 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业务 | 帮助信息
©1998-2015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