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 话题

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化工学院)
查看(1631) 回复(0)
ruier123
  • 积分:12839
  • 注册于:
发表于
楼主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名称:

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


083001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0618

修订日期:20130618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01
环境污染化学
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与化学物质直接相关,本方向研究污染物来源和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和危害规律、消除和控制污染,为确定环境保护决策和控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等。
黄玉明 教授(博导)
陈刚才 研究员
02
环境监测与评价
在引进、筛选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大气、水、土壤、物理环境等要素中各种污染物的快速、在线监测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速测体系,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筛选、评价标准选取、评价模型的甄别以及评价结果的表达等
张卫东 研究员
钟成华 教授


03
环境分析化学
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化学污染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量和形式),建立污染物质的含量、形态、价态和结构分析方法。
黄玉明 教授(博导)
罗红群 教授(博导)

萍 教授

魏沙平 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学科以培养身心健康、具备从事本学科的科研、教学、管理、开发、设计等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具体要求:
1、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熟悉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治理技术;
2、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方向和发展动态;
3、灵活运用所学理论与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4、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外文专业书刊文献,具备文献调研与综合分析能力,能运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
学制:2~5年,一般3
应修学分:31学分
其中必修26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选修不少于5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1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70301011

化学进展

1

54

3

化学化工学院
考查


11083001012

环境生物学

2

54

3

谢建平等
考试


11083001011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

1

36

2

导师组
考查


专业课

11083001013

高等环境化学

1

54

3

罗红群
考试


11083001020

环境分析技术

1

54

3

黄玉明等
考试


11077601021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指导教师
考查


11083001051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

54

3

黄玉明等
考试


11083001052

应用生态学

2

36

2

陈刚才
考试


11083001053

环境地球化学

2

36

2

谭克俊
考试


11083001054

绿色化学

2

36

2

魏沙平
考查


11083001055

全球变化

1

36

2

王小丹
考查


11083001056

环境毒理学

2

36

2



考查


11083001058

环境规划与管理

2

36

2

罗红群
考查


11000000040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54

3

研究生院

考试




其它相关专业课程



4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不少于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

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中期考核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一份

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


环境科学导论




至少选修3门,跟随本科学习,不计学分。


环境监测





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评价




注:1 .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 .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 应在专业必修课 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 .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5年。


1、
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备案。
2、
开题报告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但必须在中期考核前进行。学院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
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
1)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2)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3)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4)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l
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学习成绩优良,科研能力强,研究论文有重大发现,可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
l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l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
检查时间:第4学期
组织形式:研究生作自述报告(已完成部分、未完成部分、存在问题、下一步打算等);指导小组质询。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在学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以认为科研能力与水平合格。
1、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地在核心期刊以上至少发表或接受1篇学术论文;
2、申请1项科研课题;
3、申请受理1项国家专利;
4、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提名奖以上。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资格要求: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任务;至少在本学科领域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鼓励高师硕士发表学术论文);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选题有学术和社会意义;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论证严密可靠、有明显的专业特色、有新见解。
技术规范要求: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千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六、 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生态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
环境化学
土壤学报
中国科学D
自然科学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Chemoshpere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Pedosphere
The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Research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Global Change Biology
Analytical Chemistry
生态学:概念与应用
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第7版)
污染预防:理论与实践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生态学会
中国生态学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ACS
Elsevier
Elsevier
Kluwer
Elsevier
CAS, Elsevier
Elsevier
Elsevier
Elsevier
Elsevier
Kluwer
ACS
Manuel C. Molles,科学出版社,2000
MeGraw-Hill,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Paul L. Bishop,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在中国7月1日是什么节?(答案为两个字)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半岛真人体育 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业务| 帮助信息
?1998-2015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半岛真人体育-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