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个人简介
姓名: 胡振琪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年5月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历简历:1980.9--1984.7 中国矿业学院,学士。1984.9--1987.7 中国矿业学院,硕士 。1987.7--1991.8 中国矿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助教,在职博士生,博士学位。(其中:1989.2--1991.5 赴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采矿系和土壤与植物科学系做博士研究并完成论文)1992.3--1994.3 中国矿业大学,讲师,博士后。1994.3--1996.9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其中:1995.1--1996.1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客座副研究员)1996.9--1997.9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坎伯恩矿院,研究污染土地的复垦(英国皇家学会对华研究员奖学金资助去英国客座研究,Exeter大学荣誉研究员)。1997.9--1997.11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导 (1997年1月破格晋升教授,1997年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7.12--2002年 由徐州校本部派任刚成立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任教授、博导。2002年--2006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2009年9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矿山生态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9月--2018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生态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6月至今,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胡振琪教授作为中美联合培养的第一个土地复垦博士,自1991年回国以来,长期围绕井工煤矿开采导致的损毁土地(沉陷、矸石压占)复垦问题开展研究,创立了以土壤重构为核心的土地复垦技术原理、提出了“边采边复”理念、开发出以边采边复为核心的采煤沉陷地复垦成套技术以及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技术,在多个矿区复垦工程中得到应用,为我国这一新领域的开拓和绿色矿山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Email:huzq1963@163.com
获奖、荣誉称号
一、科研获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国家奖:
(1)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损害的综合治理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第一)
(2)千万吨矿井群资源与环境协调开发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第六)
一等奖
(1)煤矿区地表环境损伤多尺度立体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16年
(2)采煤区损毁土地复垦与监管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国土资源部,2015 (第一)
(3)国家生态补偿方法与政策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环保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第八)
(4)煤矸石山自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 (第一)
(5)生态脆弱区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保护技术,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 (第六);
(6) 煤矿区重构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改良对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第一)
(7) 采煤驱动下的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监控及重建的综合技术,中国煤炭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第二)
(8) 特大型矿区群资源与环境协调开发技术,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排名第十
二等奖
(1)资源枯竭井工煤矿区土地损伤诊断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 (第一)
(2)酸性自燃煤矸石山原位治理与生态修复一体化技术研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教育部,二等奖,
2011;证书:2011-206 (第一)
(3)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动态预复垦技术研究,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第一,2009年度)
(4)煤矿损毁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及其应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第三)
(5)兖州矿区塌陷土地及复垦的时空演变与治理对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0 (第四)
(6)丛枝菌根与工业矿物联合修复污染土壤的机理与方法,200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第一)
(7)煤矸石山生态重建模式及其效应,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第二)
(8)采煤沉陷对耕地的影响规律及其综合复垦技术研究,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3(第一)
(9)煤矿区土地复垦理论与方法的推广应用,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第一)
(10)煤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与方法,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单独)
(11)煤矸石山绿化造林的基本模式及其应用,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11 (第二)
三等奖
(1)淮南矿区煤矸石山生物覆绿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3107-R02,2011, (程功林、胡振琪、李守勤、沈思良、赵艳玲、陈永春、王培俊、周坚志、吴志红、王萍、徐化方、刘锦、汪锋、张明亮、于生产)
(2)矿山复垦土壤重构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第一)
(3)皖北煤电公司土地复垦的管理与技术模式研究,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第二,矿大第一)
(4)开采沉陷对耕地的破坏机理及复垦对策研究,国家煤炭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第一)
(5)煤矿地质采矿条件的研究,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1(第五)
二、人才奖
(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等七部委联合组织实施的人才战略工程)
(2)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第八届,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5---2009),教 育 部
(4)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 (2005)
(5)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1998,教育部
(6)教育部长江学者,2018.5,教育部
(7)首届全国“青年土地科技奖”,1994.4,中国土地学会
(8)中国煤炭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994.10,中国煤炭学会
(9)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博士后奖,1995.10.
(1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越崎杰出学者,201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1)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4.7,江苏省教委
(12)中国矿大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4.7,中国矿业大学
(13)中国矿大后备学科带头人,1997.5,中国矿业大学
(14)首批入选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1997,江苏省
(15)首批入选煤炭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计划,1996,煤炭部
(16)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被列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8,国家煤炭工业局
(17)中国矿业大学关键岗位特聘教授——(环境工程学科),1999,中国矿业大学(全校共6人)
(18)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ASMR)2009年度科技贡献奖
(19)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7,教育部
(20)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ASMR)2018年度复垦(修复)先锋奖
三、国际获奖
(1)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2009年度科技贡献奖(ASMR Research of the Year)
(2)国际侵蚀控制学会第25届学术大会Scholarship奖,(资助旅费和会务费,全世界仅6人),1994.2
(3)英国皇家学会对华研究员奖学金,资助去英国客座研究一年(1996.9--1997.9)
(4)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2018年度复垦先锋奖(ASMR Pioneer in Reclamation)
教学奖
四、教学奖:
(1)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2
(2)土地复垦学,北京市精品课程,校级优秀课程,2009
(3)《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教材获得全国煤炭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煤炭教育协会,2010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主 要 学 术 兼 职
①国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Reclamation and Environment(国际采矿、复垦与环境杂志,加拿大) 编委 1997年---2010.3, 执行主编, 2010.3--至今
②国际学术组织
l Member of Coordinating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Affiliation of Land Reclamationists国际土地复垦家联合会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代表)
l Life member of American Society of Mining and Reclamation美国露天采矿与复垦学会终身会员, 1998-
l Member of Steering Committee for the Global Acid Rock Drainage Guid, INAP(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Acid Prevention), 2007-
③国内学术组织和杂志编委
l 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
l 中国土地学会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副主任委员
l 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
l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常务理事
l 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区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l 中国煤炭学会环保专业委员会委员
l 中国GPS应用协会常务理事,资源环境GPS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
l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环境材料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l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l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l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l 《中国土地科学》编委
l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土地资源利用、整理、保护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l 首批国家清洁生产专家库专家(2006--)
l 国家863资源环境领域评审专家(2007-)
l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④国际会议任职
会议合作主席(co-Chair),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Waste Management in Energy and Mineral Production, December 11-13, 2007, Bangkok, Thailand
l 组委会委员,分会主席SIXTE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E PLANNING & EQUIPMENT SELECTION, ,December 11-13, 2007, Bangkok, Thailand,(第十六次国际矿山设计和设备选型学术讨论会)(此外还是该会议第七、八次会议组委会委员)
l 北京国际土地复垦学术研讨会,大会副秘书长(2000年5月)
l 国际能源与矿物生产中的环境问题和废物管理学术讨论会(第九、十次,分别在加拿大(2000年)和意大利(2002年))国际组委会委员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Waste Management in Engergy and Mineral Production , SWEMP-2000, Calgary, Canada; SWEMP-2002, Cagliari, Itali)
l 国际矿山环境与经济问题学术讨论会及第八次国际矿山规划和设备选型学术讨论会(1999年在乌克兰)国际组委会委员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al Issues, June 15-18, 1999. Danipropetrovsk, Ukraine)
l 国际高原与脆弱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分会主席,1999年8月24-27,南京(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Altitude & Sensiti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Auguest 24-27, 1999)
⑤其他
l 英国Exeter 大学荣誉研究员(1996.9--1997.9),英国Exeter大学荣誉职工 (1997.11—2000.11)
l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客座副研究员 (1995.1 ~ 1996.12)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1)土地复垦与矿区生态重建(2)矿区环境与污染土地修复(3)国土资源利用与管理(4)从事教学20余年,独立教授2门博士生学位课、3门硕士生课程、12门本科生专业课(5)《土地复垦学》 北京市精品课程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1、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9.01-2011.062、基于探地雷达无损探测的土地整理工程质量监测技术("土地整理质量与生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中的子课题),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9.01-2011.063、地震灾区损毁农用地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地震灾后大田作物与蔬菜生产恢复技术研究"的子课题,来自项目"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9.6-2010.124、酸性煤矸石山源头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一体化机理与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01-2011.125、煤矿区典型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综合修复技术,科技部863计划,2006-2009.126、"煤基生态环境修复剂"的研究与开发及其应用,科技部863计划, 2003-20057、典型煤-粮复合主产区逆境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修复模式,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06-20088、采煤扰动环境下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5-20089、生物复垦的复垦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中捷(克)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37-21),2004-200610、粉煤灰及污泥的利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Study of the agro-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reuse of fly ash from coal combustion and municipal sewage sludge),中国-希腊科技合作计划,2001-2003, 2005-200711、神东矿区土地生态环境的损害及其修复技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2005-200712、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北京市科委, 2005-200613、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专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5-200614、采煤塌陷地研究,济宁市及9个县国土资源局,2005---200615、典型矿山损毁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技术方法及示范研究, 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项目,2003-200616、兖州矿区煤矸石与粉煤灰无害化利用评价与对策,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200617、丛枝菌根与工业矿物联合修复污染土壤的机理与方法,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290014),2003-200518、采煤塌陷地充填复垦的环境影响与风险分析及其新技术研究,国土资源部, 2000.8 -- 2003.919、煤矿区重构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改良对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1045),2001.1 -- 2003.1220、矿区复垦土壤重构的理论与方法--以煤矿区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01010),1998.1--2000.1221、采煤沉陷对耕地的破坏机理及复垦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9401007), 1995.1-1997.12
发表论文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胡振琪,毛勇.泥浆泵复垦土壤的水分特性及其复垦对策,江苏煤炭,1992-4胡振琪.国外土地复垦新进展,中国土地,1996-10胡振琪,等.煤矸石山刺槐林分生产力及生态效应的研究,生态学报,2002-5胡振琪,等.煤基混合物对复垦土壤的改良及苜蓿增产效果,农业工程学报,2007-11胡振琪,等.山西省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机遇和挑战,山西农业科学,2010-1胡振琪,等.高潜水位平原区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形态发育评价,农业工程学报,2013-5胡振琪,王新静,贺安民.风积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特征与发生发育规律[J].煤炭学报,2014,39(1):11-18(入选F5000 ).胡振琪,等.中国东北多煤层老矿区采煤沉陷地损毁特征与复垦规划,农业工程学报,2017-5胡振琪,等.2016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7年展望--土地工程与技术分报告,中国土地科学,2017-3胡振琪,等. 美国怀俄明州煤矿土地复垦监管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土地科学,2017-6
出版专著和教材
主 要 论著作
专 著 10部:
(1)《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胡振琪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8
(2)《煤矸石山复垦》,胡振琪、李鹏波、张光灿,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3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粘土矿物与菌根稳定化修复技术》,胡振琪、杨秀红、张迎春,地质出版社,2006-7
(4)《土地保护学》,张凤荣主编,吴克宁、胡振琪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10
(5)《煤矿区复垦农田景观演变及其控制研究》,付梅臣、胡振琪,地质出版社,2005.7
(6)《矿山关闭规划》,刘昌华、胡振琪,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10
(7)《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赵淑琴、胡振琪,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12
(8)《基于GIS的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与辅助规划研究》,陈秋计 胡振琪 武继军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9)《采煤沉陷地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复垦 》,胡振琪,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10
(10)《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研究》,胡振琪,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12
主编(含副主编)教材:
(1) 《土地整理概论》,胡振琪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 《应用工程测量学》,胡振琪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普通高等教育地矿、安全类“十一五”规划教材)
(3)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一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 《土地利用工程学》,胡振琪,曾辉、付梅臣、赵艳玲、谢苗苗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参加编写:3部
(1)煤炭高级科普读物《跨世纪煤炭工业新技术(干部选读)》,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4
(2)《英汉矿业词汇》(第二次增订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2
(3)面向21世纪的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北京国际土地复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英文),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5(大会副秘书长)
科研创新
科技专利(均排名第一)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
(1)一种用于替代表土的煤基生物土,ZL200510063339.7 胡振琪;高爱林;杨秀红, 授权日:2006.7.8
(2)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剂,ZL 200510002116.X 胡振琪;杨秀红 授权日:2007.5.18
(3)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的绿化方法,ZL 200710063475.5, 胡振琪;陈胜华 授权日:2009.6.17
(4)一种地震灾后塌陷耕地复垦方法,ZL 20101025266.8,胡振琪;李晓静 授权日:2012.4.6
(5)一种基于全站仪和红外热像仪的煤矸石山表面温度场测量方法,ZL201110005044.X,胡振琪;赵艳玲;李晓静 授权日:2012.4.25
(6)土地整理工程高效施工方法 ZL201110187443.2 胡振琪;龚碧凯;赵艳玲;陈兵;郭雨明 授权日:2013.05.08
(7)一种井工开采工作面动态裂缝的监测方法 ZL201210134981.X 顾大钊;胡振琪;王新静;张建民;郭雨明 申请日:2012.04.28, 授权日: 2013.06.19
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1)用于自燃煤矸石山隔离层透气性测试的设备ZL2008201234529,胡振琪;陈胜华;郭陶明;赵艳玲 授权日: 2009.5.8
(2)铸铁给水栓的多功能防护装置,ZL 201020225991.0 胡振琪;龚碧凯;郭建奎;赵艳玲;张祥民;陈兵 授权日:2010.10.15
(3)一种采动裂缝监测装置,ZL201220196161.9,胡振琪;曹志国,授权日:2012.11.28
(4)一种土壤渗透系数测定装置,ZL201220359612.6,胡振琪,张剑华,王新静,崔凡,授权日: 2013.02.13
(5)一种用于煤矿塌陷区水土流失观测的径流小区,ZL201220359469.0,胡振琪,赵永峰,王新静,授权日:2013.03.13
(6)分布式地下水库群 ZL201220617909.8 张凯,李全生,贺安民,陈书社,胡振琪 授权日:2013.05.01
(7)用于自燃煤矸石山治理的斜坡碾压装置 ZL201220500416.6 胡振琪,冯国宝,高杨,张文平,辛志清,周军安 授权日:2013.03.06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
(1)土地整治工程表土剥离的方法 申请号:201210586279.7 胡振琪;李建华;龚碧凯;陈兵 申请日: 2012.12.28
(2)激光扫描仪和红外热像仪测量煤矸石山表面温度场方法 申请号:201210430059.5胡振琪;赵艳玲;宋辉 申请日:2012.10.31
(3)用于自燃煤矸石山防火防污染的覆盖阻燃层 申请号:201210348370.5胡振琪;高杨;陈胜华;张雷 申请日:2012.09.18
(4)基于单元法的边采边复表土剥离时机确定方法 申请号:201210348323.0胡振琪;肖武 申请日:2012.09.18
(5)基于GIS栅格单元的采煤沉陷地表土剥离时空确定方法 申请号:201210348322.6 肖武;胡振琪 申请日:2012.09.18
(6)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井工采煤方法 申请号:201210134055.2 顾大钊;曹志国;杨俊哲;王义;胡振琪 申请日:2012.04.28
(7)一种井工开采区地表环境损伤的监测方法 申请号:201210134992.8 胡振琪;李全生;彭猛;王义 申请日:2012.04.28
(8)基于采煤沉陷模拟和复耕率的边采边复时机的优选方法 申请号:201210006240.3申请日:2012.01.10
(9)一种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地表裂缝探测方法 申请号:201210013297.6 胡振琪;肖武申请日:2012.01.16
(10)一种延长地表土地使用时间的地下工作面采序优化方法,申请号:201310139022.1,肖武,胡振琪, 申请日:2013.04.21
(11)一种煤矸石粉碎物绿化基质和植物修复技术方法 申请号:201010281118.8 张玉秀;柴团耀;黄琳;胡振琪 申请日:2010.09.15
(12)一种耐重金属细菌的分离及其在煤矸石复垦中的应用 申请号:201010237055.6 张玉秀;柴团耀;胡振琪;宋小庆 申请日:2010.07.27
(13)丘陵区土地整理表土剥离与回填施工方法 申请号:201110169811.0 胡振琪;龚碧凯;赵艳玲;陈兵;郭雨明 申请日:2011.06.22
(14)考虑时空差异与降雨影响的采煤地裂缝水分损伤监测方法 申请号:201210591849.1胡振琪;彭猛;王新静;李恩来 申请日:2012.12.30
(15)一种山地采煤沉陷水田复垦方法 申请号:201310003714.3 胡振琪;李晓静 申请日:2013.01.06
(16)基于多数据源的矿区土地生态损伤信息获取方法 申请号:201210553888.2 胡振琪;王霖琳;许献磊 申请日:2012.12.18
(17)一种确定塌陷耕地损害边界的方法 申请号:201210552842.9 胡振琪;许献磊 申请日:2012.12.18
(18)一种煤矿分布式地下水库水资源的净化方法 申请号:201210473685.2 张建民;张凯;杨俊哲;贺安民;李全生;陈书社;胡振琪 申请日:2012.11.20
(19)近景摄影测量和红外热像仪测量矸石山表面温度场方法 申请号:201210429997.3胡振琪;赵艳玲;胡天睿;史亚立 申请日:2012.10.31
(20)一种采煤沉陷地复垦施工敏感区的确定方法 申请号:201210417843.2胡振琪;肖武申请日:2012.10.26
(21)用于自燃煤矸石山隔离层透气性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申请号:200810225844.0 胡振琪;陈胜华;郭陶明;赵艳玲 申请日:2008.11.04
(22)用于土壤改良的煤基营养剂 申请号:200510077469.6 胡振琪;朱永官;康惊涛 申请日:2005.06.24
指导学生情况
已培养博士后毕业4名(毕银丽、张光灿、李新举、杨秀红)、博士30人(贺日兴、魏忠义、周晓东、凌海明、付梅臣、杨秀红、刘昌华、王广军、陈秋计、谢宏全、范金梅、戚家忠、赵艳玲、赵淑芹、陈宝政、张学礼、杨玲、李鹏波、张洪波、郭洪泉、高祥伟、郭秋英、杨主泉、刘喜韬、周锦华、高荣久、张振凯、康惊涛、卢霞、曾晖、杨璐,吴良才、高永光、王霖琳、陈星彤、鲍艳、李晶、 ),硕士24人(顾和和、郑南山、陈胜华、司继涛、姜晶、张虎、赵姗、米静、初士立、李会杰、肖巍峰、孔令国、王鑫、赵霞、王建、何中伟?王建峰、高爱林、陈峰、危向峰、柏玉、郭瑞姗、张建、黄晓燕、纪晶晶、王婉洁、樊春燕、刘维杰、李海霞、陈红平、李晓静、李立平)。培养的一名博士后留校已成为创新团队的骨干,并已获得3项国家863项目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2007),初步形成了学术梯队。
来源未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