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2015-07-08 相关院校:兰州大学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通讯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西路9号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 730020
e-Mail: abc-frank@163.com
个人简介:
樊亚平,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1969年生,甘肃省正宁县人。现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新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09年被推选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009年、2012年两次获甘肃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依阿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从事交流与研究工作一年。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从业者职业化史、新闻观念史、报业市场培育等研究。
具体情况如下:
一、学习与工作简历
1987年9月至1991年6月,在兰州大学中文系读大学本科;
1991年6月至1995年9月,在兰州交通大学校刊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
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在甘肃电视台专题部从事编导工作;
1999年7月至2001年4月,在兰州大学高教所担任《高等理科教育》等学术刊物的编辑工作;
2001年4月,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讲师;
2004年6月起,被聘任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09年8月—2010年8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依阿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从事交流、学习与研究工作;
2011年8月,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2年5月,被聘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二、主要学术成就与成果
1995年至今,在《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新闻界》、《当代传播》、《兰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篇;目前为止,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项、横向课题2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项,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参加其他科研项目数项。
具体成果如下:
1. 学术专著
《“消亡论”余波下的报业市场培育研究----以甘肃报业为个案》,独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1815-1927)》,独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中国数字媒体内容国家监管体系研究》,参编、编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2. 学术文章
(60)《清风徐来---谈人民日报改文风》,《新闻战线》2013年2期。
(59)《汪康年报刊职业认同探析---基于职业态度与情感等视角的考察》,《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12期;
(58)《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媒介素养之现状与问题——以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为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7月);
(57)《拓荒者的矛盾与无奈---“报业之父”王韬职业认同探析》,《新闻春秋》2011/2;
(56)《“保卫新闻学”与经世致用---评郑保卫<论新闻学学科地位与发展>》,《新闻战线》2011/1;
(55)《舆论宣传?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新时期中共新闻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兰州大学学报》2011/4;
(54)《寄身外报者的职业认同—以蔡尔康为例》,《当代传播》2010/6。
(53)《爱报甚于生命---史量才职业认同探析》,《兰州大学学报》2010/5。
(52) 《“意有所在,凡归政治而已”---梁启超职业认同探析》,《国际新闻界》2010/2。
(51)《邵飘萍职业认同探析》,《新闻学论集》2009年12月(总第23辑)。
(50)《从历史贡献研究到职业认同研究----新闻史人物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国际新闻界》2009/08。
(49)《我国电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思路--以中央电视台为考察对象》,胡正荣、龙耘主编《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48)《也谈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新时期新闻学学科地位与学科发展探析》,郑保卫主编《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12月);
(47)《追寻“新闻学本身”的又一力作---评郑保卫教授新著<新闻理论新编>》,《新闻战线》2008/11;
(46)《市场培育:报业经营研究应倡导的新方向》,《新闻与写作》2008/11;
(45)《“延迟的在场”:反馈对博客写作的影响》,《国际新闻界》2008/10;
(44)《数字化对传媒内容监管的挑战》,《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05;
(43)《论数字化对传播游戏规则的改变》,《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05;
(42)《试论中国早期文人报纸的舆论监督——兼论知识分子对舆论监督之意义》,《当代传播》2008/05;
(41)《萌芽与非自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媒介素养教育探析》,《新闻学论集》第20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6月);
(40)《民众自发舆论传播的成功实践及其启示——从民众借助网络回击CNN等西方媒体不实报道谈起》,《信息网络安全》2008/06;
(39)《网民自发舆论的一次'发威'》,《新闻与写作》2008/06;
(38)《我国公共新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新闻记者》2008/08;
(37)《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新闻界》2008/02;
(3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新闻传播》2008/02;
(35)《新时期我国新闻自由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08/01;
(34)《新时期我国新闻真实研究述评》,《今传媒》2008/01;
(33)《数字化技术与传媒的数字化革命》,《国际新闻界》2007/11;
(32)《杨丽娟事件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当代传播》2007/05;
(31)《潜在受众的转化:受众市场培育的核心》,《传媒观察》2007/05;
(30)《简论现代媒介的内涵与特征》,《甘肃社会科学》2007/02;
(29)《城市党报受众市场的培育》,《当代传播》2007/01;
(28)《兰州都市类报纸受众满意度探析与思考》,《今传媒》2007/03;
(27)《西北地区都市报受众市场培育与开拓探析》,《中国报业》2007/02;
(26)《新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研究述评》,《新闻传播》2007/12;
(25)《潜在受众的转化:受众市场培育的核心与关键》,《兰州大学学报》2006/3;
(24)《找关系·广视野·倡争论·多读书·做好人――访新闻理论探路人甘惜分先生》,《新闻界》2006/6;
(23)《受众市场培育对西北报业的影响》,《中国报业》2006/01;
(22)《试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突破口》,《高等理科教育》2006/03;
(21)《避免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当代传播》2006/04;
(20)《西北欠发达地区省级党报受众市场培育探析》,《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05期;
(19)《西北欠发达地区都市报广告市场培育探析》,《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05期;
(18)《西北地区省级党报广告市场培育与开拓探析》,《中国报业》2006/11;
(17)《试论电视的深度报道优势》,《当代传播》2005年6期;
(16)《试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社科纵横》2005/05;
(15)《网络新闻产生社会影响的一种特殊模式》,《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张国良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论全球性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冲击与影响》,《兰州大学学报》2004/01;
(13)《试论晨报副刊办刊特色及其对当今报纸副刊的启示》,《新闻春秋》(方汉奇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非典”事件中的误解性谣言》,《新闻记者》2003/06;
(11)《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资质辨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1;
(10)《<晨报>副刊办刊特色探析——兼论其对当今报纸副刊的启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04;
(9)《共有新闻辨析》,《当代传播》2002/05;
(8)《一个新式副刊的诞生——〈晨报〉副刊研究之一》,《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01;
(7)《‘晨副’,我的喇叭——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甘肃社会科学》2000/01;
(6)《理性启蒙中的〈晨报〉副刊——〈晨报〉副刊研究之二》,《兰州大学学报》1999/04;
(5)《试论确立受众中心的两个层面》,《兰州大学学报》1997/04;
(4)《对“设置议程理论”的再认识》,《科学·经济·社会》1997/03;
(3)《关于鲁迅与陈独秀等“随感录”的比较》,《兰州大学学报》1996/03;
(2)《试论编辑活动的文化传播属性》,《科学·经济·社会》1996/03;
(1)《丝绸之路与佛教传播》,《丝绸之路》1995/06。
3. 科研项目
(9)中央高校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在记者与党员之间:范长江新闻生涯与职业认同研究》;
(8)中央高校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在国运与职业之间:民国时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1912-1949)》;
(7)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近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项目负责人;
(6)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传媒多样化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研究》,子课题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
(5)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子课题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
(4)甘肃社科规划项目《甘肃报业市场培育与开拓和集团化健康运作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5-2008;
(3)甘肃社科规划项目《当前甘肃新闻出版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项目第二负责人,2003-2004;
(2)兰州大学“985工程”第二批学科建设项目《西北地区新闻、传播事业与社会发展》, 项目核心成员,2003-2005;
(1)兰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多校区办学模式下的教学网站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负责人,2003-2005。
1. 所获奖项
2012年,在甘肃省第13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二等奖;
2009年,在甘肃省领军人才评选中被评选为“甘肃省领军人才”;
2008年,在甘肃省第11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二等奖;
2004年,被评为“兰州大学优秀党员”。
2.社会兼职与荣誉
2008年,当选为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08年—2013年);
2008年,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2007—2009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编的新闻学界著名学刊《新闻学论集》编辑;
2004年,成为中国传播学会员。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