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武汉大学文学院 2018-05-14 相关院校: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导师肖国政介绍如下:
肖国政(萧,又写作肖),1949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文学博士,语言学家,二级教授。1977年上大学,1984年获硕士学位,2000年获博士学位。硕、博均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师从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教授。
1984年硕士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研究,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汉语言学科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汉语学报》主编,湖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2001年引进到武汉大学,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校工会常委、校教代会执委,文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职称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主席)。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199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后。
萧国政教授还兼任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理事,湖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师大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汉语学习》、《长江学术》编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
除出席国际会议外,其主要境外交流:1994年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语系客座教授;1996年7月香港大学客座研究员;1997年—1998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新加坡华语研究;2001年9月应邀访问牛津大学等大学,出席英国大学教师学会汉语语法学年会,并在牛津大学讲学。2005年3月在新加坡语言信息处理国际会议做大会专题报告,引起较大学术反响。2010年在法国巴黎七大任客座教授。
1982年以来,发表语言学论文120余篇,出版个人著作4部,主编参编著作教材20余种。曾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南地区优秀学术成果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华中师大“首届科研园丁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社会团体先进工作者奖”以及武汉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奖。2011年,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列为社科基金成果评审“认真负责、严谨求实”专家,在其网之“成果验收月报”和“信誉榜”表彰,2012年春节寄书慰问和致谢。
萧国政的研究,立足事实,探求理论,指向应用。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创立的语言研究的三个世界和两层空间理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10年蒙古国社科院语言所作为21世纪新理论新方法翻译并载于其权威杂志。2007年提出面向语言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语义理论——“词群-词位变体”理论,引起语言信息处理学界的极大兴趣。2010年又提出面向语言信息处理和语义研究的“词义基元”及“词义基元结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受到同行高度重视。2011年入选著名语言学家邵敬敏著《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1978——2008)》人物篇,商务印书馆,2001。
其研究涉及汉语、语言文化、语言应用、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和语言逻辑等。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代表性学术专著有《汉语语法研究论——汉语语法研究之研究》、《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其著作目录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教学研究并重型教师近三十年来的学术发展轨迹。
详细介绍
二、著作目录
㈠著作
独著
1、现代汉语语法释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武汉
2、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一版,1997年8月第二版
3、汉语语法研究论——汉语语法研究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2003年7月第二次印刷
4、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主编
1、语法求索,(全国首届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1986年9月,武汉)论文集),(主编,且撰写后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
2、新订教学语法精讲,(主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
3、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副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4、现代汉语教程,(自学考试用书),(副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94年4月
5、现代汉语自学考试大纲,(副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94年4月
6、现代汉语习题集,(副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94年4月
7、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副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10、HNC与语言学研究,(全国会议论文集,主编),武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11、邢福义语法选集,(中国语法八大家之一,选编,并写评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2、言语与言语学研究,(第一届言语与言语学国际会议论文集,第二主编,并撰写前言),崇文书局,2005年8月
13、《中文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4、Recent Advance of Chines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plis Publications, Singapore,2007 ,ISTP索引,(第二主编)
15、现代语言学名著导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月
16、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汉语词汇语义学》,(第13届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CLSW2012)论集),(主编)【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2013,2月,EI检索。
17、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副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7月
参编
1、现代汉语,(卫星电视教师培训(专科)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7月北京第1版
2、现代汉语问题解答,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12月
3、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1990年10月第1版
4、现代汉语(全一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5、规范汉语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
6、现代汉语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
7、学生常用成语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8、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9、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10、文化语言学(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11、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增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月6月
㈡论文 (含合作)
1、现代汉语宾语谓词指称性用法考察,《研究生学报》1982年10月第4期
2、一个特殊句的分析,《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7月第7期
3、关于多重复句的划分,《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9月第9期
4、钟祥方言的动态三格,《研究生学报》1983年10月第5-6期合刊
5、试论时种概念,《研究生学报》,1984年2月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逻辑》1984年第10期复印)
6、钟祥方言本字考,《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10月第5期
7、同一语义指向的“动/趋来”,《研究生学报》1984年10月第4期,(又见《汉语补语研究资料》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8、谈“不了”,《华中师院学报》,1985年1月第1 期
9、语法层次和语义层次,《语言学通讯》,1985年总第2期
10、用“笼罩”造句要注意什么?《读与写》,1985年第4期(署名更晓)
11、写“到”还是写“倒”? ,《读与写》1985年第4期(署名晓丁)
12、“类较”和“最……之一”,《语言学通讯》,1985年10月总第5期
13、探索新路的可喜开端——读《语法研究与探索(一)(二)》,《语文导报》,1985年10月第10期
14、“赤膊”“蒜苗”及其他,《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12期(署名于更)
15、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析句方法,《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1期
16、隐蔽性施事定语,《语文研究》,1986年8月第4期
17、试论时种概念(B),《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逻辑》1986年第8期复印)【注:文章题目后面注“B”为同名文章的修改稿,为区别和显示内容差异,用另一篇文章的序号表示,下同】
18、ü、ê的省写与识别,(香港)《普通话》,1987年(4月)第2期
19、关于建立语言学学,《语言学通讯》,1987年总第9期(署名晓更)
20、语法和语法学习,《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1期
21、语法学习语法研究和语法规范,《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1期
22、词类、词性和名词,《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1期
23、动词和形容词,《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2期
24、数词和量词,《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2期
25、代词和词语的活用,《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2期
26、副词介词和连词,《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3期
27、助词独用词和词的兼类,《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3期
28、语法研究的路子与方法,《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3期,(又见《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29、单句和句子成分,《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3期
30、短语和短语的结构类,《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3期
31、短语的功能类和短语成句,《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4期
32、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4期
33、特定句式,《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5期
34、句子的歧义现象,《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5期
35、复句和关系词语,《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5期
36、复句的紧缩与扩展,《荆楚语言学刊》,1987年第6期
37、句群的特点与组造,《荆楚语言学刊》,1988年第1期
38、句末助词,《荆楚语言学刊》,1988年第1期
39、句末标点,《荆楚语言学刊》,1988年第2期
40、《现代汉语》语法部分释疑,《卫星电视教育》,1988年第1期
41、现代汉语语法复习答疑,《卫星电视教育》,1988年第2期
42、现代汉语语法答疑(一),《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2期
43、结构助词“的”语法功能,《普通话》,1988年第4期
44、现代汉语语法答疑(二),《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4期
45、试论V一V和VV的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46、带“吧”问句的特点,《普通话》,1988年第5期
47、特指是非问,《学语文》,1988年第5期
48、现代汉语语法答疑(三),《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
49、现代汉语语法答疑(四),《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6期
50、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语言学通讯》,1988年12月总第16期
(又见《语法求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51、“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1988年夏威夷大学第22届国际汉藏语学术讨论会论文),载《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52、汉语法特点和汉民族心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8月第4期
53、要注意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高师函授学刊》,1989年第1期
54、偷换概念造成的理论混乱,《语言学通讯》,1989年4月总第17-18期 (署名向朗)
55、一部求实开拓创新的高校教材(现代汉语),《社会科学探索》(第2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署名更晓)
56、青年一代语法工作者的大会师,《语法求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
57、语言学的社会理解,《语言学通讯》,1990年9月总第21-22期
58、现代汉语学习指要,《卫星电视教育》,1990年10月第5期
59、文化语言学的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1月第1期(《新华 文摘》摘目,人大复印资料复印,《高校文科文摘》《语言文字信息》摘要)
60、“直中取”与“曲中求”——谈定势效应的运用,《现代交际》,1991年第3期
61、现代汉语宾语谓词指称性用法考察(B),(张志公主编)《语文论集》(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6月
62、右向传递句的延展和凝缩——关于“传息语法”的思考,《语言学通讯》总第23-24期,1991年10月,(又见(邵敬敏、刘大伟主编)《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1月)
63、《标点符号用法讲话》读后,《中国语文》,1992年第3期
64、现代汉语非特指问简答式的基本类型,《语言学通讯》,1992年总29-30期,(又见(邵敬敏主编)《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65、第7次现代汉语语法讨论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语言学通讯》,1992年总29-30期
66、语言产业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悄悄诞生,《语言学通讯》,1992年总29-30期
67、语言学家邢福义,《统一战线》,1992年第3期
68、反问句的特点和性质,《语文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4期
69、现代汉语非特指问简答式的技巧选择,《语言学通讯》,1993年12月第3-4期合刊(又见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70、现代汉语非特指问对简答式的类型选择,《语言学通讯》,1993年7月1-2期合刊
71、毛泽东著作中是非性反问句的反意类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72、毛泽东著作中是非性反问句的反意形式,《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
73、现汉语法研究的语料对象和语料提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复印资料复印)
74、把语言放在人的交际中来观察和教学——开设“语言交际艺术”课的一些认识,《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复印资料复印)
75、现代汉语的是非式反问,(1993年8月北京香山第4届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会上宣读),收入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76、世纪之交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之走势,《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4期
77、“句本位”“词组本位”和“小句中枢”——汉语语法表述理论更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趋向,《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4期
78、“八五”期间的现代汉语研究,(许嘉璐等主编)《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8月
79、武汉方言助词“左”,《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80、比拟构成要素的作用及其特点,《高等函授学报》,1996年第3期(署名易含思)
81、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开拓与进取——评《语言文字应用》五周年,《语言文字应用》 ,1996年第4期
82、借代与借喻的异同与连用,《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11期(署名易含思)
83、汉语确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时演进,《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11期复印
84、中国语法学走向成熟的奠基作——邢福义著《汉语语法学》,《江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85、大辩论可促进华语的学习,(新加坡)《联合早报》1997年9月16日
86、状位“形容词+‘点’”的入位条件和语义取值,《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又见《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87、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选择、词义选择和词用选择,(新加坡)《联合早报》1998年3月5日、6日连载;又载(澳门理工学院)《理工学报》,1998年第2期
88、脚下眼里都是“山”,《 华中师大报》,1998年5月30日
89、足下眼里都是“山”,《 中华读书报》,1998年6月17日第1版(署名易含思)
90、学者眼里要有山——记琼籍学者邢福义,《海南声屏报》,1998年7月4日第4版(署名易含思)
91、他山之石可以攻“语”——新加坡国策和新加坡华语,《华中师大报》,1998年9月14日
92、新加坡华语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华语形态透视,《语文建设》,1998年第12期
93、现代汉语的隐性语法范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94、文化对语法的影响,《黄冈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95、新加坡华语虚词使用说异,《双语双方言(六)》,汉学出版社,1999年8月
96、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
97、“形容词”+“点”的信息功能与语义取值,《世界汉语教学》, 1999年第4期
98、“‘这么’+形容词+‘点儿’”格式及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
99、武汉方言“着”字与“着”字句,《方言》,2000年第1期
100、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学科定位,《汉语学报》,2000年第1期,(又见(于根元主编)《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01、从社交常用语的使用看新加坡华族的语言选择及其趋势,《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3期
102、谈“‘这么’+形容词+‘点儿’”格式,(中国语文丛书)《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
103、现代汉语句末“了”意义的析离,(陆俭明主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104、邢福义先生评传,《汉语学报》2001年第2期
105、 “动词+了+数量+了”的动态结构及“了”的意义与功能,(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创刊号第2期,日本朋友书店出版,2001年4月
106、“除”字句的表意类型与介词“除”的语言功能,《HNC与语言学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107、汉语信息结构与语法实体成活,《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4期
108、语法研究的两种宏观模式——上向研究与下向研究,《长江学术》第2辑(长江文艺出版,2002)
109、社会用语与社会脉象的语言文化透视,《华中理工大学报》,2002年第5期
110、The Floating of Negative Factor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Semantic Patterns of HUAIYI Sentences in Mandarin(否定因子漂移与“怀疑”句的语义类型识别),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Colips Publications,2003年10月,ISSHP,ISTP(本文的中文本,见萧国政《汉语语法的事实挖掘与理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11、汉语合音词的语音构成类型及语义语法问题,(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集)《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112、汉语量词“把”的意义、分类及用法—— 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认知解释与功能研究,《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又见《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113、试论21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内涵构成与发展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4(20)摘目。又见《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一)》,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
114、关于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几个理论问题,《汉语·汉字·汉文化》,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9月
115、量词“把”的类别及其用法,(《中国语文》编辑部编)《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
116、词义性质与“X了”中“了”的词义,《Recent Advancement In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第5届国际汉语词汇语义会议论集), Published by COLIPS Publication,2004(又见萧国政《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7、“有+NP”格式的意义类型分析,《2005中文电脑国际会议论文集》,Published by COLIPS Publication
118、汉语偏正名词短语的层次构造与语言理解,《2005中文电脑国际会议论文集》,Published by COLIPS Publication
119、言语理解与言语的构成,《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8月
120、汉语成分共用现象的语法性质与相关理论,《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第7期复印)
121、小学语文教材词语注音的一致性问题,《语文建设》2006年第6期
122、小学语文教材词语注音的规范性问题,《语文建设》2006年第7期
123、从战略上保证汉语健康发展——对三套小学语文改革实验教材的调查思考,《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1日
124、Document Re-ranking Using Cluster Validation and Label Propagation, ACM CIKM 2006 ,(运用聚合确认和标记传播的文本重列),EI
125、信息处理的汉语语义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长江学术》,2007年第2期
126、动词“打”本义的结构描写及其同义词群建构,《中文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27、Construcing Verb Synsets for Language Reasoning Based on Synst-Allolexeme Theory,[A]. Recent Advance of Chines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plis Publications, Singapore (一种人机共享的词汇语义理论:“词群-词位变体”理论),ISTP
128、Word Sense Learning based Feature Selection and MDL Principle, Journal of Language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基于特征选择和MDL原则的词义学习),SCI
129、发掘和构建民本文化价值观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大学、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2007湖北发展论坛:湖北和谐文化建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130、Semantic Composition and Formal Representation of Synonym Set (同义词集的语义构成与形式化表达),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Language Proceesing 2008 (IALP 2008), Chiang Mai , Thailand,ISTP
131、概念基元空间的下沉及与语义结构的语言对接,《HNC与语言研究》(第4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2、手持嵌入式系统应用中的自然语言处理关键技术,《长江学术》,2009年第2期
133、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人机语义研究,《HNC与语言研究》(第4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4、“语法三个世界”研究及修辞关联,《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35、从概念基元空间到语义基元空间的映射——HNC联想脉络与词汇语义结构表述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36、避免“抄袭”的正面教育与措施,《科学时报》,2011年6月10日第1版
137、Ontology的类型及汉语词网的Ontology结构,《长江学术》,2011年第2期
138、Ontology类型及汉语词义的人机共享研究,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07(合作)
139、继承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促进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140、智能性新一代语义网模型:语言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联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9.05
141、The Text Deduction and Model Realization of the Lexical Meanings in Dictionaries Based on “Synset-Lexeme Anamorphosis” and “Basic Semantic Elements and Their Structures”,In Proceedings of CLSW 2012,LNAI,Springer,2012,EI(合作)
142、The Insights of Primitive-Primitive Structure into ELT through Task and Activity,In Proceedings of CLSW 2012,LNAI,Springer,2012,EI(合作)
㈢序
1、序(武诚主编)《语文知识点学习与运用》(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
2、序(傅炳民、汪欣著)《说写辨赏学语文》(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3、序(言兰著)《醴陵(板杉)方言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年11月)
4、序(李春玲著)《现代汉语离合词及其离合槽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5、序(程乐乐著)《现代汉语索取双宾句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6、序(于鹏著)《韩国留学生阅读汉语文本的眼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7、序(胡惮著)《概念变体及其形式化描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4月)
三、主要科研项目
l、 201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基于本体演化和事件结构的语义网模型研究”(项目编号11&ZD189 ),项目经费80万元。(首席专家)
2、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义依存图的汉语复杂名词短语资源建设与自动分析研究” (项目编号61173095),项目经费57万元。(项目负责人)
3、l 2011,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文篇章语义处理的理论和方法”(项目编号61133012)经费,270万。(参与,项目负责人刘挺)
4、2009,自然科学基金认知重大计划 基于特征结构的汉语资源建设和自动分析,50万,(参与,项目负责人姬东鸿)
5、 2009,武汉大学自主创新项目“基于语义的网络舆情智能监测平台研究”,项目经费3万元。(项目负责人)
6、2009,国家汉办项目“初级汉语词汇“教学单元”多媒体数据库”,项目经费14万元。(项目负责人)
7、2009,国家985项目二期拓展项目“基于概念特征的汉语语义网的理论探索与技术实现”,项目经费9万元。(项目负责人)
8、 2009,产学研扩展项目“面向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汉语词库研究”,项目经费9万元。(项目负责人)
9、 2007,美国,项目“黄体行草汉字识别专用软件系统”,项目经费67.6万元。(项目负责人)
l 0、2007,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重点项目“嵌入式多语言文本信息交互系统”(项目编号2007A09032023),项目经费50万元。(项目负责人)
l 1、2005,富士通产学研项目“现代汉语基本名词短语提取”,项目经费20万。(项目负责人)
l2、 2005,武汉大学重点人文社科基地项目“三个世界理论研究”,4万元。(项目负责人)
l 2004,武汉大学重点人文社科基地项目“汉语词网研究”,10万。(项目负责人)
l 3、2002,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重点项目 “小学语文改革实验教材语言文字状况分类调查及其科学性研究”(项目编号ZDI105-40A),项目经费4万元。(项目负责人)
l4、 2001,973项目“自然语言理解和知识挖掘”(项目编号G1998030506),项目经费10万元。(子课题项目负责人)
l5、 1996,国家教委“九五”社科规划项目“汉语成分扣合句法问题之研究” (项目编号96JAQ740015),项目经费1.6万元。(项目负责人)
l 6、1992,国家教委“八五”社科规划项目“我国当代语法研究方法的多侧面考察” (项目编号:教社科司[93]2号),项目经费0.8万元。(项目负责人)
四、主持或举办的全国及国际学术会议
(含参与主持和举办)
l、 2010年10月,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一届国际会议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和语言研究与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
2、2007年10月,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
3、 2002年10月,首届言语与言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4、 2001年4月,HNC与语言学研究研讨会
5、 1996年10月,第5届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
5、1988年8月,首届深港片语言问题研讨会(秘书长)
7、 1986年9月,全国首届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