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建大报录比为3∶1——访学校研招办主任李海燕
北京建筑大学坚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定位,已发展为以工为主,工、管、理、法、艺等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博士、硕士和学士多层次培养的多科性高校。考生要如何报考与备考?记者采访了学校研招办主任李海燕。
记者:学校今年录取情况如何?考录比为多少?明年计划招多少名硕士?
李海燕:2015年学校实际招生490人,其中专业硕士280人,学术硕士210人。2016年计划招生规模预计略有增长。专业硕士及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比例与2015年大致相同。
2015年第一志愿报考考生有1500多人。490人被录取,报录比约为3∶1。我校每年报录比相对比较稳定。报录比仅供考生参考,具体到每个专业情况会有不同。
记者:学校有哪些学位授权点和特色专业建设点?
李海燕: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涵盖5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点和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点。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
记者:学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怎样?毕业后主要去向有哪些?
李海燕:学校研究生签约率在毕业当年9月1日前可达到95%,在10月31日前可达到99%(以2014届毕业生为依据),就业去向主要以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为主,所从事行业均为建筑相关行业,比如省市建筑设计院、规划院。2014年,学校研究生留京工作率达70%,其中90%以上解决北京户口。
学校研究生就业优势为工作中上手快,专业基础牢靠。毕业生大多有企业实习经历,对未来工作有高度热情和责任感。
记者: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如何?
李海燕:为适应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建成119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近5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36项。学校在研各类科研项目1900余项,其中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9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8项,其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共10项,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记者:考生要如何选择研究生专业?
李海燕:考生报考时,第一志愿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非常重要,要综合考虑第一志愿考取难度和后期调剂可能等诸多因素。
对热门高校或者热门专业,本人建议考生第一志愿报考。这样的热门专业有可能第一志愿考生就能够录满,不会给调剂生机会,除非有的高校特别说明某专业有一定比例的调剂生预留招生计划。
对相对冷门的专业,如果招收该专业的各高校没有明确说明不招收调剂,考生报考时可以考虑选择一个要“踮脚”或者超水平发挥才能考取的热门高校,即使最后没有“入围”,也可以调剂到其他高校,给自己一次到达更高平台的机会。
记者:根据近几年研考情况,您认为2016年考生要注意哪些问题?
李海燕:每年总有很多意志不坚定的考生,现场确认后没有下载准考证,或下载了准考证没有参加初试或虽然参加了初试却没有坚持考完所有科目。考生要坚持到底,不要中间放弃。这个坚持的过程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一个不断淘汰竞争对手、逐步接近胜利的过程。只有坚持下来才有可能收获连自己都想不到的结果。
在初试遴选的基础上,复试主要是对考生的专业运用及思维水平等能力的综合测试及面试。考生的平时积累、对问题的综合把握能力以及临场发挥表现等都比较重要。
目前阶段,考生要关注学校研究生院(处)主页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的复试通知信息并及时申请,同时可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和报考学院及时联系,以掌握招生录取的动态及要求;在复试中力争做到以平常心面对。表现从容、自信和有礼貌能为复试加分。
记者:关于研究生培养方面,明年学校有没有新的政策?
李海燕: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学校在研究生招生阶段采取了学科点对点的招生宣传、加强了复试环节专业综合能力考察等优选优质生源的措施;培养过程中,通过依托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项目,加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学位论文全部查重、加大匿名评审比例等严把出口关的措施;细化了学位授予办法,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和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