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2017-05-12 相关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导师姓名:黄汉雄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招生专业:机械工程
招生层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1,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机械模具创新设计;3,塑料机械;4,基于建模和仿真的机械创新设计
联系电话:020-22236799
电子邮件:mmhuang@scut.edu.cn
备注:
导师简介:
黄汉雄(HuangHanxiong),男,广东龙川人,1963年生。1984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塑料机械及加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轻工机械(聚合物流变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1年在职攻读华南理工大学轻工机械(聚合物加工及流变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于199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84年8月至1986年8月在佛山市塑料机械模具厂工作;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在美国TheOhioStateUniversity做高级访问学者,2004年6月在美国TheUniversityofAkron作短期访问和交流。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被评聘为教授,2001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带头人,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橡塑机械标委会委员、全国橡塑设计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和《橡塑技术与装备》编委会委员等职。Polymer,JApplPolymSci,JCanadianChemEng和JPolymEng等国际著名刊物的审稿人。
黄汉雄教授近20年来一直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挤出、吹塑、注塑等)及机械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有“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的流变学及建模与仿真”和“基于模拟仿真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模具创新设计”,研究工作主要可分为“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的建模、仿真、预测和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和“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中流变–微观形态–宏观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两大方面,特色是以机理研究为基础,促进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机械和模具的创新设计和新型高性能材料的制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聚合物分散熔融理论”,Gogos教授认为该理论对Tadmor教授(熔融理论的创立者)与他合著的"PrinciplesofPolymerProcessing"一书第九章中的内容作了新的发展,引起国外同行专家Rauwendaal博士、Potente教授等相继对分散熔融开展研究;在国内最早、最系统对吹塑机理及技术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和引用,使得我国聚合物吹塑方面的理论研究得到可喜的发展;研制出“多边螺槽对流式螺杆”和“微米至纳米复合材料用挤出和吹塑机械”,成功制备熔体连续挤出自增强的聚烯烃(拉伸强度比普通制品提高8倍多)。
黄汉雄教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大项目二级子项目)、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21项。已在国际刊物JApplPolymSci.,PolymEngSci,PolymInter,AdvPolymTechnol,JMaterSciLetters,JReinforcedPlastComp,PolymTest等以及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索引收录引用80多篇次),有近200篇次被国内外同行引用。独立编著出版《塑料吹塑技术》,担任《橡胶塑料加工成型与制品应用工程手册》(共11分册)副主编和“塑料工业手册”——《注塑、模压工艺与设备》分册(“十五”国家重点图书)第二主编的工作,应邀参与《机械工程手册》(二版)、《塑料工程手册》等5本手册的编写工作。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
黄汉雄教授先后讲授了《机械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流变学》等研究生课程和《工业装备设计方法学》、《机械优化设计及CAD》等本科生课程。他提出了“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结构模型”,并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刊物上。黄教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工作中,尤其侧重于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这个新专业的课程建设等方面。担任主干课程《工业装备设计方法学》编写的负责人与主编。该教材被评选为“第五批校级重点课程”,于1998年被全国高校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教指委化工装备教学指导组规划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材选题。
因科研和教学等工作成绩突出,黄汉雄教授入选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委新世纪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02年),获得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001年,第一完成人)、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1年,第一完成人)、国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1998年)、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等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联系电话:020-22236799,87112629;电子邮箱:mmhuang@scut.edu.cn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