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分类:导师信息 来源:中国半岛真人体育 2017-02-23 相关院校:北京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
电话:86-10-62765114
Email:jhshi@pku.edu.cn
接待学生日:星期三上午9:00-12:00
?教育背景
经济学博士,日本大阪大学,1996-1999
经济学硕士,上海财经大学,1985-1987
数学学士,南京大学,1978-1982
?工作经历
2007.06--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任教
2000.02--2007.06,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
1989.02--1996.10,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任教
1987.09--1989.02,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任教
?研究方向
国际金融理论、货币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汇率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中的作用》(主持人,已完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对汇率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主持人,已完成)
北京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WTO之后的中国经济》之子项目《WTO之后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主持人,已完成)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金融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主持人,已完成)
?主要作品
学术论文:
“汇率与通货膨胀”(与张岩、孙航合作),第七章,《中国通货膨胀走势和应对策略研究》(张健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
“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中国金融》2011年第18期
“中国应对资本流入的政策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
“汇率传递理论文献综述”(与傅雄广合作),《世界经济》,2010年第5期
“投机攻击与中央银行干预策略”(与李苗献、赵留彦合作),第八章,《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路径与策略》(韩立岩、王允贵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
“现实的选择:力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5月16日,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转载。
“从上世纪70年代滞胀看当前世界经济形势”,《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7月12日
“基于ARCH类模型的VaR方法在外汇风险计量中的应用”(与刘瑾合作),《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8期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与傅雄广、许伟合作),《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需要关注美国房价下跌及其影响”,《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0月12日
“升值是央行应对通胀的有效手段”,《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9月27日
“汇率虚无论是肤浅的认识”,《南方周末》,2007年8月16日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意义、进展及评论”,《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11-12期
“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意义”,《经济观察报》,2007年6月4日,CHINADAILY,2007年6月22日转载
“对我国外汇储备问题的思考”,《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3-4期
“中国发展与东亚经济一体化”(与李克、张燕生对话),《展望中国2007》,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2007年2月,中信出版社
“人民币升值是紧缩性的吗?-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为什么东亚货币需要对美元升值?”,《国际金融报》,2006年03月24日
“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3-4期
“中国资本帐户自由化的战略”(与ShinjiTakagi合作),《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11-12期
“高储蓄真是两难的吗?——与麦金农教授商榷”,《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5卷第1期
“怎样正确分析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7-8期
“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是否可行?”,《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5月16日
“汇率浮动的一种技术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5月2日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与余海丰合作),《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美国节俭了世界将会怎样?”,《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4月18日
“产出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双重危机发生机制”(与郭美新合作),《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卷第3期
“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及预防性动机强度:1999-2003”(与朱海婷合作),《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金融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
“东亚金融货币合作:短期,中期和长期”,《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9-10期
“基于信息的双重危机模型及其在东亚危机中的应用”,《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一卷第一期
“外汇管制的经济影响:兼评我国新外汇管理制度”,《国际贸易问题》,1995年第2期
“农村工业区开发效益的综合评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第10期
“论国际储备体系的多元化”,《经济与管理科学》,1993年第4期
“经济性应作为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谈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的问题”,《统计与决策》,1992年第5期
“调整江苏出口商品结构的依据及其基本框架”,《江海学刊》(与肖海泉合作),1992年第1期
“论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的客观依据”,《国际贸易问题》,1991年第11期
“上海市就业结构的分析与预测”(与鲍曙明等合作),《财经研究》,1990年第4期
学术著作:
《国际经济学》,(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汇率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国际金融学》,(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1998年第二版
《江苏出口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研究》,(合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年
《国际投资与劳务合作》,(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所授课程
国际金融,货币经济学(研究生),货币银行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博弈论,高级宏观经济学II(研究生),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等
?社会职务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
?荣誉与奖励
2004年,《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学双学位项目》获2004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之一)
2003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
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基于信息的双重危机模型及其在东亚危机中的应用”
2002年,获北京大学安泰奖教金
2001年,获北京大学安泰奖教金
1999年,获FujiXeroxSetsutaroKobayashiMemorialFund研究助成奖励
1998年,获Kato Asao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 Foundation奖学金
1996-1997年,获International Exchange Foundation for Japanese Studies奖学金
扫码关注
考研信息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