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如何利用课本复习好数学?
查看(1477) 回复(0) |
|
蜜桔66
|
发表于 2018-01-05 15:55
楼主
数学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各位考研er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尤其是在备考的最初阶段,基础就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利用课本复习好数学呢?跟编编一起来看看~
1、拥有:有三本自己的经典课本(借的也可以),有一个笔记本。 2、阅读:在九月份之前将三个课本看完。 3、思考:阅读过程中想“今天这个章节讲的在整个数学体系中充当什么角色?” 4、做题:每次只做比你当时水平高一点的题。 5、反思:对做的题的感想,回忆自己的知识结构。 以下细述上述要点: 第一准备课本:应该会有很多人不以为难,我想你应该在你有课本的第一页空白处画一条线表示你的考研数学目标,再画第二条线表示你当前的学习水平。在最上面写上你最喜欢的一句话,例如我自己写的是:要成功就不要有借口。每天都做这个理想图一次,每一次不开心时也看一次。 第二阅读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单调过程,我希望这一个过程中你自己心中有一个大约的计划,什么时候完成哪个章节。你可以将这个过程看成是任务,但是在执行任务中你尽量记点什么东西,有一样东西或许能让你忘记自己是在痛苦的工作:那就是抄一下公式,题目,定理。 第三个是思考:不要求你过目不忘,但是总应该记点什么才行吧,否则如何证明我们阅读过了吗?以我的想法不要花大多时间去记公式,但是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学过了什么概念,定理的条件,估计这个定理能有什么用。我希望你能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去思考宏观上的层面,不必太在意微观的,从而建立起较好形象的思维,数学有两个支柱:直观、理论。读书这个过程中你的理论能上提,但直观这方面却不一定,但是直观能让你学习更轻松,考试答题速度更快。总的来说:应该记的公式花时间去背也行,去抄个10次也行,但那都不是主要的,你花更多时间在思考我学了什么,学的这东西有什么用。 第四做题:不做题,你以为数学是阅读理解啊!找一本不差的习题集,地毯式的轰炸过去,练就你做题的敏感度。不要只做很简单的题,能做真题是最好的,没有什么基础水平有限啊,做不了那样子难的题啊,这都是借口!因为现实就是今年考的题目就差不多是这些,难度也差不多,你不做这些你做什么。别低估了你自己的能力。不要给自己那么多借口,如果你想成功的话。 第五反思:不反思的学习至多我们也只能算是一个学习机器,有所学有所用,但不会总结,不会创新,不会突破。我们希望在做完题之后能想想这个题考查点在哪?命题思路是如何呢?可能如何改进题目呢?我刚才做不出来是因为我的缺失,还是思维过程未建立呢?做这个题有什么心得体会呢?写下来,以后别人问到你了,你就能当个老师给他们讲了。 除了最基础的准备和了解阶段,在巩固阶段我们也不能离开课本,在这个阶段用好课本,打牢基础,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视结合大纲复习 大纲不仅是命题人要遵循的法律也是我们复习的依据,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是有区别的,一般教材上的内容只有60%左右会考查到,所以有很多内容考试是不要求的,看了等物做无用功。现在大家用2015年的大纲也完全可以,因为数学考试具有稳定性,大纲一旦改变,会稳定几年。数学的试题不同于政治的试题,数学试题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细心的同学可能注意到了,对不同知识点大纲有不同的要求,有要求理解的,有要求了解的,有要求掌握的,也有要求会求会计算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对待呢?在基础阶段复习中,大家不要在意这几个字的区别,从历年试卷的内容分布上可以看出,凡是考试大纲中提及的内容,都有可能考到,甚至某些不太重要的内容,也可以以大题的形式在试题中出现。由此可见,以押题、猜题的复习方法来对付考研靠不住的,很容易在考场上痛失分数而败北,应当参照考试大纲,全面复习,不留遗漏。 当然,全面复习不简单的就是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相反,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各内容、各方法的本质联系,把要记的东西缩小到最小程度,要努力使自己理解所学知识,多抓住问题的联系,少记一些死知识,而且记住了就要牢靠,事实证明,有些记忆是终生不忘的,而其它的知识又可以在记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它们的联系而得到。这就是全面复习的含义我们都需要把它掌握了。而在以后提高阶段中,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复习,在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对内容有理解,了解,知道三个层次的要求;对方法有掌握,会(能)两个层次的要求,一般地说,要求理解的内容,要求掌握的方法,是考试的重点。在历年考试中,这方面考题出现的概率较大;在同一份试卷中,这方面试题所占有的分数也较多。 “猜题”的人,往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一般说来,也确能猜出几分来。但遇到综合题,这些题在主要内容中包含着次要内容。这时,“猜题”便行不通了。我们讲的这时要突出重点,不仅要在主要内容和方法上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去寻找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间的联系,以主带次,用重点内容提挈整个内容。主要内容理解透了,其它的内容和方法迎刃而解。即抓出主要内容不是放弃次要内容而孤立主要内容,而是从分析各内容的联系,从比较中自然地突出主要内容要求理解,掌握的考的频率高,常常是以大题的形式出现,大家需要重点来复习,把它吃透;要求了解,会求,会计算的知识点考得频率低一点,所以要求也稍微弱一点,大家花在上面的时间可以相对少一点。这样复习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重视做题质量 基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材上的题目肯定是要做的,那是不是教材上的所有题目都需要做呢?具统计,《高等数学》的教材上题目共1900多道,《线性代数》教材上共400多道题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上共600多道。学习数学,要把基本功练熟练透,但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其实上面我们已经清楚大约要做的题目数量,这阶段我们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要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对些基本定理的证明,基本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基本练习题,要做到不用书写,就像棋手下"盲棋"一样,只需用脑子默想,即能得到正确答案,这样才叫训练有素,“熟能生巧”。基本功扎实的人,遇到难题办法也多,不易被难倒。相反,作练习时,眼高手低,总找难题作,结果,上了考场,遇到与自己曾经作过的类似的题目都有可能不会;不少考生把会作的题算错了,将其归结为粗心大意,确实,人会有粗心的,但基本功扎实的人,出了错立即会发现,很少会"粗心"地出错。 三、重视复习效果 看教材不是看小说,看完就算了。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数学的复习效率,不和别人比速度。要做到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大纲中的概念和定理,切忌“一知半解”。不要一味做题而不注意及时归纳总结。及时总结可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不要急于做以往的“考研试卷”,等到数学的三门课复习完毕并经过第二阶段的复习再做,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些。既可了解考什么、怎么考,又可检验自己复习的情况。同学们还要不骄不躁,持之以恒。另外,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看过的东西进行检验,看完一章后要看下自己是否可以继续下一章节的学习。那如何来检验呢?我们的方法是:做和考研比较接近的测试题。一般来说书后习题是不能反映出大家对每一章的掌握情况的。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期末考试而是考研,课后题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大家应该通过做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