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院系专业全介绍——汽车工程学院
查看(3670) 回复(5) |
|||||||||||
|
发表于
楼主
1.学院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汽车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汽车工程学院是学校的特色学院,下设汽车工程系、车用动力系、汽车运用工程系3个系和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综合实验中心,并建有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汽车零部件及测试研发推广中心、汽车研究所、电动汽车研究院、汽车创新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和汽车服务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基地。现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5人、讲师3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学院是全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车辆工程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其中,车辆工程学科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第一、二类特色专业建设对象。学院现设有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3个学士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和汽车电子工程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8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0余人。 学院根据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要求,重点在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电动汽车、汽车设计与结构分析、汽车电子与现代测控技术、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技术、汽车发动机性能与电控技术、汽车营销与物流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大装备研发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部省级科技奖励10多项;申请专利近百项,获授权专利50多项。同时,学院十分重视与汽车行业的合作,由一汽、东风、上汽集团等六十多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我校汽车行业董事会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有力地支撑着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学院一直以来坚持 “突出特色、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争创一流”的办院方针,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构建能够满足汽车学科群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汽车学科特色,提高汽车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以能力培养为根本,规范专业教学体系,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基地建设,凝练科技成果,提升科研工作的层次水平;以改革创新为手段,规范管理,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将汽车学院建设成为学科专业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进入国内前列、部分学科方向接近国际一流的科研教学型学院,为汽车行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汽车行业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
||||||||||
|
发表于
沙发
2.学院领导
院 长: 华 林 tel:027-87859136-860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 分管学院规划与发展、学科建设及“211工程”建设; 分管人事工作; 分管财务工作。 党委书记: 胡斌祥 tel: 027-87859136-866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 分管学院的宣传工作; 分管学院政治思想工作、政治保障和稳定工作; 兼管董事会、校友会工作; 分管学院工会工作; 协助学院的人事工作 汽车研究所所长: 吴 森 (兼副院长) tel: 027-87859136-831 协助学院的科研工作; 协助学院的规划与发展工作。 副 院 长: 张国方 tel: 027-87859136-829 分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 分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含图书资料); 分管各类非学历教育与培训; 分管学院资产、房产的使用与管理; 兼管学院的安全保卫工作; 兼管班主任工作。 副 院 长: 颜伏伍 tel: 027-87859136-868 分管科研、产业工作; 分管学院的研究生(含工程硕士、论文博士等)工作; 分管学术活动与国际合作交流; 协助学院学科建设及“211工程”建设 汽车研究所副所长: 邓亚东 (兼副院长) tel: 027-87859136-833 协助学院的学科建设及“ 211 工程”建设 协助学院研究生工作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党委副书记: 于东江 tel: 027-87859136-828 分管学生全面工作; 分管共青团全面工作; 协助进行政治思想、党务工作和稳定工作 协助班主任工作。 院长助理: 何天明 tel: 027-87859136-869 分管学院的行政工作; 分管学院驾驶培训部的工作; 兼管学院各办公室; 协助学院的创收工作。 |
||||||||||
|
发表于
3楼
2.学院领导
院 长: 华 林 tel:027-87859136-860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 分管学院规划与发展、学科建设及“211工程”建设; 分管人事工作; 分管财务工作。 党委书记: 胡斌祥 tel: 027-87859136-866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 分管学院的宣传工作; 分管学院政治思想工作、政治保障和稳定工作; 兼管董事会、校友会工作; 分管学院工会工作; 协助学院的人事工作 汽车研究所所长: 吴 森 (兼副院长) tel: 027-87859136-831 协助学院的科研工作; 协助学院的规划与发展工作。 副 院 长: 张国方 tel: 027-87859136-829 分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 分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含图书资料); 分管各类非学历教育与培训; 分管学院资产、房产的使用与管理; 兼管学院的安全保卫工作; 兼管班主任工作。 副 院 长: 颜伏伍 tel: 027-87859136-868 分管科研、产业工作; 分管学院的研究生(含工程硕士、论文博士等)工作; 分管学术活动与国际合作交流; 协助学院学科建设及“211工程”建设 汽车研究所副所长: 邓亚东 (兼副院长) tel: 027-87859136-833 协助学院的学科建设及“ 211 工程”建设 协助学院研究生工作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党委副书记: 于东江 tel: 027-87859136-828 分管学生全面工作; 分管共青团全面工作; 协助进行政治思想、党务工作和稳定工作 协助班主任工作。 院长助理: 何天明 tel: 027-87859136-869 分管学院的行政工作; 分管学院驾驶培训部的工作; 兼管学院各办公室; 协助学院的创收工作。 |
||||||||||
|
发表于
4楼
2.学院领导
院 长: 华 林 tel:027-87859136-860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 分管学院规划与发展、学科建设及“211工程”建设; 分管人事工作; 分管财务工作。 党委书记: 胡斌祥 tel: 027-87859136-866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 分管学院的宣传工作; 分管学院政治思想工作、政治保障和稳定工作; 兼管董事会、校友会工作; 分管学院工会工作; 协助学院的人事工作 汽车研究所所长: 吴 森 (兼副院长) tel: 027-87859136-831 协助学院的科研工作; 协助学院的规划与发展工作。 副 院 长: 张国方 tel: 027-87859136-829 分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 分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含图书资料); 分管各类非学历教育与培训; 分管学院资产、房产的使用与管理; 兼管学院的安全保卫工作; 兼管班主任工作。 副 院 长: 颜伏伍 tel: 027-87859136-868 分管科研、产业工作; 分管学院的研究生(含工程硕士、论文博士等)工作; 分管学术活动与国际合作交流; 协助学院学科建设及“211工程”建设 汽车研究所副所长: 邓亚东 (兼副院长) tel: 027-87859136-833 协助学院的学科建设及“ 211 工程”建设 协助学院研究生工作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党委副书记: 于东江 tel: 027-87859136-828 分管学生全面工作; 分管共青团全面工作; 协助进行政治思想、党务工作和稳定工作 协助班主任工作。 院长助理: 何天明 tel: 027-87859136-869 分管学院的行政工作; 分管学院驾驶培训部的工作; 兼管学院各办公室; 协助学院的创收工作。 |
||||||||||
|
发表于
5楼
3.师资队伍:
教授 颜伏伍 邓楚南 邓亚东 过学迅 胡斌祥 华 林 黄妙华 乔维高 全书海 魏明锐 吴 森 肖金生 薛亦渝 张国方 钟绍华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陈壁峰 杜小芳 付翔 何天明 何耀华 侯献军 乐玉汉 李江天 林宁 刘淑筠 刘晓慧 罗马吉 马力 宋景芬 宋晓冰 苏楚奇 田韶鹏 田哲文 王伟 王宇宁 王元良 肖合林 徐 阳 杨波 袁晓红 曾娟 朱杰 朱祝英 孔军 徐达伟 |
||||||||||
|
发表于
6楼
3.师资队伍:
教授 颜伏伍 邓楚南 邓亚东 过学迅 胡斌祥 华 林 黄妙华 乔维高 全书海 魏明锐 吴 森 肖金生 薛亦渝 张国方 钟绍华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陈壁峰 杜小芳 付翔 何天明 何耀华 侯献军 乐玉汉 李江天 林宁 刘淑筠 刘晓慧 罗马吉 马力 宋景芬 宋晓冰 苏楚奇 田韶鹏 田哲文 王伟 王宇宁 王元良 肖合林 徐 阳 杨波 袁晓红 曾娟 朱杰 朱祝英 孔军 徐达伟 |
||||||||||
|
发表于
7楼
3.师资队伍:
教授 颜伏伍 邓楚南 邓亚东 过学迅 胡斌祥 华 林 黄妙华 乔维高 全书海 魏明锐 吴 森 肖金生 薛亦渝 张国方 钟绍华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陈壁峰 杜小芳 付翔 何天明 何耀华 侯献军 乐玉汉 李江天 林宁 刘淑筠 刘晓慧 罗马吉 马力 宋景芬 宋晓冰 苏楚奇 田韶鹏 田哲文 王伟 王宇宁 王元良 肖合林 徐 阳 杨波 袁晓红 曾娟 朱杰 朱祝英 孔军 徐达伟 |
||||||||||
|
发表于
8楼
[html]4.2011年招生简章:
|
||||||||||
|
发表于
9楼
[html]4.2011年招生简章:
|
||||||||||
|
发表于
10楼
[html]4.2011年招生简章:
|
||||||||||
|
发表于
11楼
[html]
|
||||||||||
|
发表于
12楼
[html]
|
||||||||||
|
发表于
13楼
[html]
|
||||||||||
|
发表于
14楼
[html]
|
||||||||||
|
发表于
15楼
[html]
|
||||||||||
|
发表于
16楼
[html]
|
||||||||||
回复话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