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 话题

武汉理工大学院系专业全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查看(6052) 回复(5)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楼主
一、学科发展沿革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正逐步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材料学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
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建设“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9年设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7年经立项审核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1999年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先后设立“长江学者”特聘岗位。2004年设立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被列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被列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二、主要研究领域
“九五”和“十五”期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有五个项目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即生态建筑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生物医用材料、智能材料、器件及智能结构系统、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复合材料。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重点,通过建设以下研究方向形成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工作:
材料复合新技术与新材料
生态建筑材料
高分子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
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新能源关键新材料及其应用
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
生物医用材料
成型制造及其关键新材料
三、研究基地和科学研究
  为了对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围绕主要研究方向,本学科建设了9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设备总值达到2.1亿元。这些科研基地从材料组成和结构分析、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性能评价到材料重要应用的工程化研究与工业性试验,装备了功能比较齐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这些科研基地包括:
·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
·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国家发改委)
· 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
· 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 湖北省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政府)
· 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政府)
· 燃料电池与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建)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87年立项建设,拥有一批先进的材料合成与加工装备以及现代化的材料结构分析、表征与性能测试设备。主要研究方向:1、发展新一代材料复合与加工新技术,特别是低维复合技术,包括纳米复合技术及薄膜复合技术;2、基于材料复合与加工新技术,发展新型结构与功能材料,特别是国防建设配套关键新材料、信息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3、材料基础研究与材料设计,特别是多组分、多尺度材料的复合原理与设计。
  光纤传感材料与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是1990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开始建设 ,1997年国家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光纤传感技术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总投资2800万元,以光纤液位、温度、阀位等三种产品建立工业性试验线,开展工业性试验,并形成年产10000台套的工试生产能力。主要研究领域: (1) 特种光纤及新型敏感材料研究;(2) 光纤智能材料与结构及应用研究;(3) 新型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4)光纤传感网络技术研究。
  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主要研究方向: 硅酸盐材料工程基础理论,硅酸盐材料生产过程与装备,低品位原燃料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硅酸盐材料新品种、新技术;硅酸盐新材料评价与标准。拥有一批先进的硅酸盐材料研究与检测装备。
  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部门开放实验室始建于1987 年,它是以研究材料化学组成、微观结构与性能为主的现代化的研究与分析测试机构。全中心拥有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拥有40多种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配有各种物性测试仪器,可满足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分析与检测。

“十五”期间,围绕我国工业技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国防建设配套关键新材料的重大需求以及材料科学的前沿,承担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大、重点、面上等各类国家科技与攻关项目、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在内的纵向科研项目和面向建材行业、地方和企业的重大技术开发项目,科技经费五年到款总额达到2.1亿元,获得国家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14项,出版专著8部、教材14本,为我国建材行业的科技进步、国防建设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教师队伍
围绕主要研究方向,本学科建设了一支以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学术带头人,学历层次高,整体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学术队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现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236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岗位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15人,博士生导师 56 人。在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超过65%,中、青年教师中50%以上的人员具有在国外知名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从事合作研究、访问研究和攻读学位的经历。教师队伍协作意识明显增强,团队联合研究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建设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团队2个,还建设湖北省教学团队和湖北省教学名师。

五、人才培养
  材料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6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190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1094人。
自1996年来,以武汉理工大学作为主持单位,承担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材料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等教改项目,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5项,在材料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自2004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 1 项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6 项,在国内高校中产生了一定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3人,是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等。目前,材料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2项,2门教材列入国家精品教材。
承担有国家精品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新编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已出版教材12部,教育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7项,《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概论》(双语)等教材被数十所院校采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CAI课件》,获湖北省高校优秀课件一等奖,已在全国21所院校使用。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交通、化工、电子、航空航天、信息、生物工程、国防、汽车、船舶、建材、化工防腐、电机、石油等行业的高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2005年学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已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多所大学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本学科以开展高水平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为核心,以扩大与国际上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为重点,以选派学术带头人出国访问、讲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为主体,形成了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十五”期间,本学科同这些单位合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科技部政府间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联合召开国际会议和双边会议8次,双边进行学术交流的人次达到了350人次,选派教师到国外研究、学习150人次。2006年,经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在本学科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本学科已成为我国材料学科重要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基地之一。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沙发
材料学院领导名单
郭景坤(院士):名誉院长。

刘韩星:院长,主持学院全面工作。

姜洪义:院党委书记,主持学院党务工作,负责学院人事工作。

谢峻林: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实验室建设及教学工作,学院资料室管理工作。

程晓敏:副院长,分管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

黄学辉:副院长,分管学院行政工作,工会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程金树: 副院长(兼任)

李明忠: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学院学生工作。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3楼
材料学院领导名单
郭景坤(院士):名誉院长。

刘韩星:院长,主持学院全面工作。

姜洪义:院党委书记,主持学院党务工作,负责学院人事工作。

谢峻林: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实验室建设及教学工作,学院资料室管理工作。

程晓敏:副院长,分管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

黄学辉:副院长,分管学院行政工作,工会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程金树: 副院长(兼任)

李明忠: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学院学生工作。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4楼
材料学院领导名单
郭景坤(院士):名誉院长。

刘韩星:院长,主持学院全面工作。

姜洪义:院党委书记,主持学院党务工作,负责学院人事工作。

谢峻林: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实验室建设及教学工作,学院资料室管理工作。

程晓敏:副院长,分管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

黄学辉:副院长,分管学院行政工作,工会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程金树: 副院长(兼任)

李明忠: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学院学生工作。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5楼
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工程、生物材料学、光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8个博士点和8个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两学科设置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资助的特聘教授岗位,材料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试验基地、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作为科研支撑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210人,其中教师155人,双聘院士1人,教授44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等81人,在校博士研究生207人,硕士研究生700人,全日制本科生 3285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子项2项、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国家攻关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10项,横向科技开发项目6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9项。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基础宽厚、适应面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新材料开发研究人员,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学科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具备材料的研究、测试和开发能力,并受到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训练。自2006年起,本专业设一个材料类教学改革试点班,另设金属材料与工程方向若干班级。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C、机械设计基础B、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冶金、交通、化工、电子、航空航天、信息、国防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试点班部分学生将在大学三年级前往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或其他海外大学学习,并获得相关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学位。

          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水泥与胶凝材料、玻璃与非晶态材料、结构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工艺过程设计与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C、机械设计基础B、材料概论、材料工程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水泥与胶凝材料、玻璃与非晶态材料、结构陶瓷等科研与生产企业从事的研究、生产、开发及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路桥、基础设施、水利等工程的材料试验和检测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工基础、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原理及工艺、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材料、化工、轻工、电子、信息等行业及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高新技术领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生产、开发及管理工作。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复合材料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能从事科学研究、材料设计、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加工和应用之间的关系,掌握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和原理,并具备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工艺设计、性能测试以及开发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零件及原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工程力学、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材料化工基础、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材、化工防腐、电机、电子、石油、通信、国防等行业的科研院所、高校、公司、企业工作。

            材料物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的基础理论、材料制备、加工、结构与性能测试及材料应用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从事材料改性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管理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材料制备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具备运用物理学、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本领。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B、理论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Ⅱ)、结构缺陷、材料合成与加工、固体物理、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应用、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理论物理、近代光学、电磁场理论、材料概论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能源、生物、国防、航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及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熟悉材料制备、合成与加工原理和技术,能够从事材料改性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相关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及材料制备、改性的最新技术,掌握材料科学研究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具备运用化学、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本领。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结构化学、计算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原理及应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材料概论、材料物理(Ⅰ)、材料合成与加工、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材料腐蚀与防护、表面与界面化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电子、建材、生物、航空航天、能源、信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材料科学、机电工程、计算机应用及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主要研究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连接技术、模具技术、成型机械及成型过程的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方面的设计与开发、教学与科研和企业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工程材料、CAD/CAM基础、测试技术基础、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础、材料成型原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企事业单位、公司或大专院校从事研究、开发、教学、管理工作。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6楼
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工程、生物材料学、光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8个博士点和8个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两学科设置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资助的特聘教授岗位,材料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试验基地、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作为科研支撑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210人,其中教师155人,双聘院士1人,教授44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等81人,在校博士研究生207人,硕士研究生700人,全日制本科生 3285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子项2项、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国家攻关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10项,横向科技开发项目6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9项。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基础宽厚、适应面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新材料开发研究人员,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学科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具备材料的研究、测试和开发能力,并受到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训练。自2006年起,本专业设一个材料类教学改革试点班,另设金属材料与工程方向若干班级。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C、机械设计基础B、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冶金、交通、化工、电子、航空航天、信息、国防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试点班部分学生将在大学三年级前往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或其他海外大学学习,并获得相关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学位。

          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水泥与胶凝材料、玻璃与非晶态材料、结构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工艺过程设计与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C、机械设计基础B、材料概论、材料工程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水泥与胶凝材料、玻璃与非晶态材料、结构陶瓷等科研与生产企业从事的研究、生产、开发及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路桥、基础设施、水利等工程的材料试验和检测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工基础、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原理及工艺、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材料、化工、轻工、电子、信息等行业及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高新技术领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生产、开发及管理工作。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复合材料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能从事科学研究、材料设计、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加工和应用之间的关系,掌握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和原理,并具备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工艺设计、性能测试以及开发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零件及原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工程力学、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材料化工基础、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材、化工防腐、电机、电子、石油、通信、国防等行业的科研院所、高校、公司、企业工作。

            材料物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的基础理论、材料制备、加工、结构与性能测试及材料应用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从事材料改性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管理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材料制备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具备运用物理学、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本领。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B、理论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Ⅱ)、结构缺陷、材料合成与加工、固体物理、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应用、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理论物理、近代光学、电磁场理论、材料概论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能源、生物、国防、航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及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熟悉材料制备、合成与加工原理和技术,能够从事材料改性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相关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及材料制备、改性的最新技术,掌握材料科学研究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具备运用化学、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本领。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结构化学、计算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原理及应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材料概论、材料物理(Ⅰ)、材料合成与加工、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材料腐蚀与防护、表面与界面化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电子、建材、生物、航空航天、能源、信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材料科学、机电工程、计算机应用及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主要研究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连接技术、模具技术、成型机械及成型过程的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方面的设计与开发、教学与科研和企业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工程材料、CAD/CAM基础、测试技术基础、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础、材料成型原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企事业单位、公司或大专院校从事研究、开发、教学、管理工作。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7楼
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工程、生物材料学、光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8个博士点和8个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两学科设置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资助的特聘教授岗位,材料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试验基地、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作为科研支撑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210人,其中教师155人,双聘院士1人,教授44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等81人,在校博士研究生207人,硕士研究生700人,全日制本科生 3285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子项2项、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国家攻关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10项,横向科技开发项目6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9项。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基础宽厚、适应面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新材料开发研究人员,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学科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具备材料的研究、测试和开发能力,并受到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训练。自2006年起,本专业设一个材料类教学改革试点班,另设金属材料与工程方向若干班级。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C、机械设计基础B、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冶金、交通、化工、电子、航空航天、信息、国防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试点班部分学生将在大学三年级前往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或其他海外大学学习,并获得相关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学位。

          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水泥与胶凝材料、玻璃与非晶态材料、结构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工艺过程设计与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C、机械设计基础B、材料概论、材料工程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水泥与胶凝材料、玻璃与非晶态材料、结构陶瓷等科研与生产企业从事的研究、生产、开发及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路桥、基础设施、水利等工程的材料试验和检测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工基础、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原理及工艺、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材料、化工、轻工、电子、信息等行业及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高新技术领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生产、开发及管理工作。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复合材料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能从事科学研究、材料设计、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加工和应用之间的关系,掌握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和原理,并具备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工艺设计、性能测试以及开发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零件及原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工程力学、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材料化工基础、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可到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材、化工防腐、电机、电子、石油、通信、国防等行业的科研院所、高校、公司、企业工作。

            材料物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的基础理论、材料制备、加工、结构与性能测试及材料应用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从事材料改性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管理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材料制备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具备运用物理学、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本领。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B、理论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Ⅱ)、结构缺陷、材料合成与加工、固体物理、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应用、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理论物理、近代光学、电磁场理论、材料概论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能源、生物、国防、航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及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熟悉材料制备、合成与加工原理和技术,能够从事材料改性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相关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及材料制备、改性的最新技术,掌握材料科学研究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具备运用化学、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本领。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结构化学、计算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原理及应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材料概论、材料物理(Ⅰ)、材料合成与加工、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A、材料腐蚀与防护、表面与界面化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电子、建材、生物、航空航天、能源、信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材料科学、机电工程、计算机应用及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主要研究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连接技术、模具技术、成型机械及成型过程的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方面的设计与开发、教学与科研和企业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工程材料、CAD/CAM基础、测试技术基础、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础、材料成型原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企事业单位、公司或大专院校从事研究、开发、教学、管理工作。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8楼
[html]2011年专业招生简章:

< >



















< align=center>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align=center>及研究方向


< align=center>指导老师


< align=center>拟招生
< align=center>人 数


< align=center>考 试 科 目


< align=center>备 注

00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el:027-87164677)
< >

含: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Tel:87884448)、光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Tel:87651850)、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Tel:87651856)、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Tel:87651852)
< >



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01功能材料结构与物理效应

02材料合成物理与化学

03光电子与信息材料

04材料表征新技术

05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06生命复合材料


08063刘韩星 08004陈文

08178闵新民 08167周建

08051雷家珩 08016戴英

08136徐庆 08168周静

08071麦立强 08060李远志

08075木士春 08091谭国龙

08001曹明贺 22024苏宝连

22026孙涛垒 08094唐新峰

08034郝华 08062刘保顺

08089孙华君 08155张建

08160赵春霞 08067刘曰利

08154张海宁 08079祁琰媛

08175朱泉峣


3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9楼
[html]2011年专业招生简章:

< >



















< align=center>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align=center>及研究方向


< align=center>指导老师


< align=center>拟招生
< align=center>人 数


< align=center>考 试 科 目


< align=center>备 注

00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el:027-87164677)
< >

含: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Tel:87884448)、光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Tel:87651850)、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Tel:87651856)、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Tel:87651852)
< >



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01功能材料结构与物理效应

02材料合成物理与化学

03光电子与信息材料

04材料表征新技术

05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06生命复合材料


08063刘韩星 08004陈文

08178闵新民 08167周建

08051雷家珩 08016戴英

08136徐庆 08168周静

08071麦立强 08060李远志

08075木士春 08091谭国龙

08001曹明贺 22024苏宝连

22026孙涛垒 08094唐新峰

08034郝华 08062刘保顺

08089孙华君 08155张建

08160赵春霞 08067刘曰利

08154张海宁 08079祁琰媛

08175朱泉峣


3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10楼
[html]2011年专业招生简章:

< >



















< align=center>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align=center>及研究方向


< align=center>指导老师


< align=center>拟招生
< align=center>人 数


< align=center>考 试 科 目


< align=center>备 注

00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el:027-87164677)
< >

含: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Tel:87884448)、光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Tel:87651850)、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Tel:87651856)、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Tel:87651852)
< >



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01功能材料结构与物理效应

02材料合成物理与化学

03光电子与信息材料

04材料表征新技术

05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06生命复合材料


08063刘韩星 08004陈文

08178闵新民 08167周建

08051雷家珩 08016戴英

08136徐庆 08168周静

08071麦立强 08060李远志

08075木士春 08091谭国龙

08001曹明贺 22024苏宝连

22026孙涛垒 08094唐新峰

08034郝华 08062刘保顺

08089孙华君 08155张建

08160赵春霞 08067刘曰利

08154张海宁 08079祁琰媛

08175朱泉峣


3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11楼
[html]

















< align=center>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


< align=center>及研究方向
< >


< align=center>指导老师
< >


< align=center>拟招生
< >


< align=center>人 数
< >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材料学(080502)

01生态建筑材料及其关键技术

02高性能金属材料与工程

03先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04新型复合材料与工程

05结构陶瓷/功能陶瓷

06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


08030郭景坤 08158张清杰

08073梅炳初 08135熊传溪

08170周明凯 21020郑化

08028官建国 08081邵刚勤

08083沈强 08090孙志刚

08094唐新峰 08145余家国

08125吴少鹏 08133谢峻林

08087水中和 08044黄志雄

08127武七德 08122吴建锋

08048姜洪义 08064刘启明

08138徐晓虹 08166赵修建

08018丁庆军 08012程晓敏

08033韩建军 08152张超灿

08002陈美祝 08006陈艳军

08008陈袁魁 08014程蓓

08019董丽杰 08025高山俊

08029郭冬云 08031郭丽玲

08035何峰 08037何永佳

08041黄从运 22015黄学辉

08045吉晓莉 08049姜洪舟

08056李俊国 08066刘桃香

08084沈卫国 08101王浩

08111王艺峰 08119文进

08123吴力立 08126吴仲岿

08129夏志林 08132谢海安

08137徐任信 08159张覃轶

08162赵青林 08176朱兴元

08021段华军 08171周卫兵

06043吕林女 06036李曦

08046姜从盛 08174朱明

08009程海斌 08068罗大兵

08106王维 08085施伟东

08139薛理辉 08140杨新亚

08163赵青南 08164赵素玲

08088宋京红 08086史晓亮

07037张高科 09061章桥新

08177鄢永高 08141叶卫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12楼
[html]

















< align=center>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


< align=center>及研究方向
< >


< align=center>指导老师
< >


< align=center>拟招生
< >


< align=center>人 数
< >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材料学(080502)

01生态建筑材料及其关键技术

02高性能金属材料与工程

03先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04新型复合材料与工程

05结构陶瓷/功能陶瓷

06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


08030郭景坤 08158张清杰

08073梅炳初 08135熊传溪

08170周明凯 21020郑化

08028官建国 08081邵刚勤

08083沈强 08090孙志刚

08094唐新峰 08145余家国

08125吴少鹏 08133谢峻林

08087水中和 08044黄志雄

08127武七德 08122吴建锋

08048姜洪义 08064刘启明

08138徐晓虹 08166赵修建

08018丁庆军 08012程晓敏

08033韩建军 08152张超灿

08002陈美祝 08006陈艳军

08008陈袁魁 08014程蓓

08019董丽杰 08025高山俊

08029郭冬云 08031郭丽玲

08035何峰 08037何永佳

08041黄从运 22015黄学辉

08045吉晓莉 08049姜洪舟

08056李俊国 08066刘桃香

08084沈卫国 08101王浩

08111王艺峰 08119文进

08123吴力立 08126吴仲岿

08129夏志林 08132谢海安

08137徐任信 08159张覃轶

08162赵青林 08176朱兴元

08021段华军 08171周卫兵

06043吕林女 06036李曦

08046姜从盛 08174朱明

08009程海斌 08068罗大兵

08106王维 08085施伟东

08139薛理辉 08140杨新亚

08163赵青南 08164赵素玲

08088宋京红 08086史晓亮

07037张高科 09061章桥新

08177鄢永高 08141叶卫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13楼
[html]

















< align=center>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


< align=center>及研究方向
< >


< align=center>指导老师
< >


< align=center>拟招生
< >


< align=center>人 数
< >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材料学(080502)

01生态建筑材料及其关键技术

02高性能金属材料与工程

03先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04新型复合材料与工程

05结构陶瓷/功能陶瓷

06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


08030郭景坤 08158张清杰

08073梅炳初 08135熊传溪

08170周明凯 21020郑化

08028官建国 08081邵刚勤

08083沈强 08090孙志刚

08094唐新峰 08145余家国

08125吴少鹏 08133谢峻林

08087水中和 08044黄志雄

08127武七德 08122吴建锋

08048姜洪义 08064刘启明

08138徐晓虹 08166赵修建

08018丁庆军 08012程晓敏

08033韩建军 08152张超灿

08002陈美祝 08006陈艳军

08008陈袁魁 08014程蓓

08019董丽杰 08025高山俊

08029郭冬云 08031郭丽玲

08035何峰 08037何永佳

08041黄从运 22015黄学辉

08045吉晓莉 08049姜洪舟

08056李俊国 08066刘桃香

08084沈卫国 08101王浩

08111王艺峰 08119文进

08123吴力立 08126吴仲岿

08129夏志林 08132谢海安

08137徐任信 08159张覃轶

08162赵青林 08176朱兴元

08021段华军 08171周卫兵

06043吕林女 06036李曦

08046姜从盛 08174朱明

08009程海斌 08068罗大兵

08106王维 08085施伟东

08139薛理辉 08140杨新亚

08163赵青南 08164赵素玲

08088宋京红 08086史晓亮

07037张高科 09061章桥新

08177鄢永高 08141叶卫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14楼
[html]

















< align=center>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


< align=center>及研究方向
< >


< align=center>指导老师
< >


< align=center>拟招生
< >


< align=center>人 数
< >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01材料复合原理与基础

02材料复合新技术

03材料成型新技术

04材料制备过程工程














★建筑材料与工程(080520)

01高性能水泥与混凝土

02新型多功能墙体材料

03建筑玻璃与功能玻璃

04新型化学建筑材料

05建筑陶瓷新技术

06道路工程材料




08024傅正义 08158张清杰

08043黄尚宇 08040华林

08105王为民 08117王皓

08153张东明 08013程旭东

08028官建国 08011程培元

08020杜学铭 08022范晓明

08036何小于 08038胡建华

08050兰箭 08052李爱农

08072毛华杰 08102王华君

08142叶菁 08144余际星

08148余世浩 08172朱春东

08097汪选国 08032韩辉

08065刘生发 08149余小华

08098王传彬 08115王玉成

08156张金咏 08118温家伶

08166赵修建 08039胡曙光

08061林宗寿 08010程金树

08070马保国 22016姜宏

08099王发洲 08003陈伟

08007陈友治 08023冯小平

08059李相国 08078裴新美

08092汤李缨 08096万惠文

08100王桂明 08134邢伟宏

08161赵前 08169周立秋

08053李北星 08054李福洲

08055李宏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15楼
[html]

















< align=center>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


< align=center>及研究方向
< >


< align=center>指导老师
< >


< align=center>拟招生
< >


< align=center>人 数
< >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01材料复合原理与基础

02材料复合新技术

03材料成型新技术

04材料制备过程工程














★建筑材料与工程(080520)

01高性能水泥与混凝土

02新型多功能墙体材料

03建筑玻璃与功能玻璃

04新型化学建筑材料

05建筑陶瓷新技术

06道路工程材料




08024傅正义 08158张清杰

08043黄尚宇 08040华林

08105王为民 08117王皓

08153张东明 08013程旭东

08028官建国 08011程培元

08020杜学铭 08022范晓明

08036何小于 08038胡建华

08050兰箭 08052李爱农

08072毛华杰 08102王华君

08142叶菁 08144余际星

08148余世浩 08172朱春东

08097汪选国 08032韩辉

08065刘生发 08149余小华

08098王传彬 08115王玉成

08156张金咏 08118温家伶

08166赵修建 08039胡曙光

08061林宗寿 08010程金树

08070马保国 22016姜宏

08099王发洲 08003陈伟

08007陈友治 08023冯小平

08059李相国 08078裴新美

08092汤李缨 08096万惠文

08100王桂明 08134邢伟宏

08161赵前 08169周立秋

08053李北星 08054李福洲

08055李宏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分享到:
maxmin
  • 积分:210
  • 注册于:
发表于
16楼
[html]

















< align=center>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


< align=center>及研究方向
< >


< align=center>指导老师
< >


< align=center>拟招生
< >


< align=center>人 数
< >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01材料复合原理与基础

02材料复合新技术

03材料成型新技术

04材料制备过程工程














★建筑材料与工程(080520)

01高性能水泥与混凝土

02新型多功能墙体材料

03建筑玻璃与功能玻璃

04新型化学建筑材料

05建筑陶瓷新技术

06道路工程材料




08024傅正义 08158张清杰

08043黄尚宇 08040华林

08105王为民 08117王皓

08153张东明 08013程旭东

08028官建国 08011程培元

08020杜学铭 08022范晓明

08036何小于 08038胡建华

08050兰箭 08052李爱农

08072毛华杰 08102王华君

08142叶菁 08144余际星

08148余世浩 08172朱春东

08097汪选国 08032韩辉

08065刘生发 08149余小华

08098王传彬 08115王玉成

08156张金咏 08118温家伶

08166赵修建 08039胡曙光

08061林宗寿 08010程金树

08070马保国 22016姜宏

08099王发洲 08003陈伟

08007陈友治 08023冯小平

08059李相国 08078裴新美

08092汤李缨 08096万惠文

08100王桂明 08134邢伟宏

08161赵前 08169周立秋

08053李北星 08054李福洲

08055李宏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光纤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

(选一)

































分享到:
回复话题
上传/修改头像

11能被5整除吗?

考研论坛提示:
1、请勿发布个人联系方式或询问他人联系方式,包括QQ和手机等。
2、未经允许不得发布任何资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广告信息。
3、如果发布了涉及以上内容的话题或跟帖,您在半岛真人体育 的注册账户可能被禁用。

网站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业务| 帮助信息
?1998-2015 lantab.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半岛真人体育-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沪ICP备1201824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