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考研 你到底怕不怕
查看(2139) 回复(0) |
|
tingyu
|
发表于 2010-09-06 16:09
楼主
名校的身影,曾牵动着多少学子最深情的目光;名校的光环,曾照亮了多少学子最执着的渴望;踽踽独行的求学路上,举头望名校,低头思故乡,多苦多累也不以为然;考上名校,成了一辈子的光荣;与名校擦身而过,凝成心中永远的隐痛。爱恨交织的名校情结真是让人欲说还休:“我想/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纪念的/有些事情/能够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无能为力/我爱你/这是/我的劫难。”眼下的青春、未来的人生,牵着一个不肯罢休的梦想,你在奋斗的路上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蓬勃的心跳,可是,这个社会的心跳,你孜孜以求的名校的心跳,你听见了吗?
名校之否证主义 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正确(任何伪科学也可以碰巧正确),而在于它有错误,可以为经验所否证。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都包含着可能的错误,这是科学永无止境地发展的源泉。 ——波普尔 虽然现在时兴谈名校,但如果追问一下“什么是名校”,你会发现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定性定量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从属于个人和心理的,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名校的样子。不过却存在一个普遍的心理趋向,那就是人们通常夸大了名校的好处,甚至把它神圣化、完美化了。享有盛誉的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课堂上做过一个非正式的调查——让学生估计他的身高。默顿的实际身高为6英尺1英寸,结果所有的学生都高估了他的身高许多,这一方面可以看出默顿身上的魅力,另一方面却反映了人们的偶像崇拜习惯于把偶像去人格化。对此,默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应该把科学家看作人,而不是神,因为科学巨人也是处于人们不可避免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承受着方方面面压力和体验着形形色色激情的人。这个认识移植到名校身上也是成立的——名校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它也要处理各种社会关系,面临各式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名校既不是人人适用的万金油,也远非完美的天堂。 有一位大学校长说过,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永远的中心。但事实上,许多高校对科研的重视远甚于教学。普通学校如此,实力雄厚的名校也是如此。甚至因为拥有更多的科研机会,名校“重研轻教”的现象可能表现得更为严重:学生把在校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实验室里,教授不愿意承担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图书馆不被重视,有价值、有深度学术书刊渐渐失宠……从一定意义上看,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并不是在国家投入的马太效应中逐渐拉大,反而是在世俗化的路途上慢慢缩小了。如果你是一个非名校出身的本科生,在对母校治学氛围失望的情绪困扰中,渴望通过考研闯进名校去感受真正的学术殿堂,也许你会继续失望――在名校无与伦比的平台上,没有与之匹配的无与伦比的培养模式,仍然只是让学生通过日复一日的实验锻炼动手能力,在科研项目中挣取“工资”,在机械的数据采集和思想移植过程中拼凑论文,独立思考、人文关怀、学识底蕴、学术视野,统统在远离稳打稳扎和创新激励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灰飞烟灭。 与此同时,让“寒门”学子最害怕的近亲繁殖这种学术慢性病,在名校中依然找不到治愈的良方。 公平地说,从最近几年的高校招聘来看,高校对学术人才的聘用已经开始明确拒斥近亲繁殖了,但招聘思路不等同于招生思路,血统论作为根深蒂固的思想顽疾流行于高校师生的头脑中,并非朝夕之功就能抹杀的。特别是在名校研招中,有意无意地践行血统取才依然是个庞大而坚韧的问题。 许多名校导师对一次性选拔考试往往抱持怀疑态度,他们对考研学生不太感兴趣,而更喜欢推荐免试的优秀学生。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推荐免试本来是一种更有利于发掘人才的招生方式,但由于推免生可以免试,因此名校出身,甚至是本校出身,就成了一个更值得信赖的砝码。于是人们常常会看到,越是有实力的高校就越愿意留住自己的嫡传子弟,在有的名校的研招名额中,推免名额占去了半壁江山,而本校推免生更是一家独大。有人分析认为,名校不太愿意接收普通学校的推免生,是怀疑普通院校毕业生的生源质量。而名校之间往往也有对等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享用这些推免名额的就更不可能是普通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了。还有人认为,一些名校导师确实偏爱本校生,即使他们成绩低一些,在师生互选的时候老师也会选择本校生,但这并不是歧视外校生,而是老师对自己学校培养的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更熟悉、更放心,因为很多学生在本科期间就在实验室帮忙,赢得了老师的信任。姑且不论这种不愿接纳跨背景(包括学校背景和专业背景)学生的心理是否过于短视和急功近利,只需给近亲繁殖的躯体把把脉,我们就不由得担心,如此保守不化的心态,对于极欲通过考研来改变出身的非名校生来说,是一种何等残酷的现实? 更残酷的现实在于,即使考入名校,有的考研人也许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学校出身。某重点高校2009年的教师招聘计划中,明确要求应聘者“第一学历系在国内外著名院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个别院系甚至要求人才来源于“知名导师培养的优秀博士”,不只是高校,社会上一些有实力的用人单位招聘时同样看重应聘者本科的名牌出身。现实如此无奈,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既然学校出身已经无法改变,那就专注于自身实力的发展吧!考研,不过是人生的另一个加油站而已,不要再为它加上过多的期许。 在名校被拉下神坛的今天,考研应该回归为一种理性的选择:在你的生命中,青春的分量和名校牌子的分量,孰轻孰重?普通学校与名校之间的距离,你与名校之间的距离,孰远孰近?考上名校的几率和遭遇血统取才“潜规则”的几率,孰大孰小?普通学校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扣除考研的机会成本,名校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扣除考研的机会成本,孰高孰低?普通学校毕业的年轻的研究生和大龄的名校毕业生的竞争力,孰强孰弱?统统掂量过之后再做考研选择,即使名校情结在心中横穿而过,也容易稳住阵脚,理智地敲定奋斗指向。如果在你的深造需求中,名校能提供的丰富人生的养分并不比普通学校多出太多,而几年求学光阴换来的只是一副更加华丽的皮囊,你就没有必要把过多的青春挥洒在望不到头的闯荡名校的荆棘路上。事实上,只要拥有一个合适的治学平台,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自身的完善和对平台的合理利用,从而把深造的效益最大化。如果我们留意一下那些功成名就的教授们的学校出身,你会惊讶地发现,为数不少的人在求学路上并没有带上名校的光环,然而他们的治学成就却为人生赢得了更大的光彩。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什么是名校?我们试着找一个侧面回答的答案:有实力、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名校,有时候一个学校的名气更多地是来自所在地区的实力和名气,比如东部发达地区的学校,获得的资金投入多,受到的关注度高,名气自然不小。如果自身水平在两可之间,考研完全可以抱持更务实的态度,折中选择那些名气不大、实力却不容小觑的中西部高校。所谓凤尾鸡头,普通学校的科研环境如果同样能让你如鱼得水,你会更容易拔尖,更容易出成果,也更有利于未来的长远发展。 在学校的选择上还可以参照海外留学生对国外高校的取舍标准——如果同时被几个学校录取,他们不会完全按照大学排行榜上的位次去选择就读高校,而会把学校的名气综合进学校为他个人所提供的平台(包括专业实力、团队质量、科研资金、科研硬件、科研氛围)去考虑。全面地考虑这件事之后,你会发现名气不过是个出色的点缀。 林语堂说得好:“大学之味,应系书香而已。此外如牛津之口腔,剑桥之蓝衣,耶鲁之拍肩,哈佛之白眼,皆风气既成以后之皮毛形态而已。”的确,最是书香熏染人,名校的貌若天仙、气质逼人不过是南柯一梦,书香缭绕处才是心之所归。好读书,读好书,始终是学生的应有之义啊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