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中财公费经验总结+经典材料奉送
查看(2031) 回复(0) |
|
小白杨
|
发表于 2010-11-17 00:21
楼主
送给考研人:
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有才华的人 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越是接近梦想道路便越艰辛 于是成功的终点成为一种坚持 在冷峻的雪山上很多朝圣者倒在半路上 但是还有那么多的人为了信仰而到达终点 一个梦想的实现 支持的精神往往仅是一种单纯的期待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冷雨寒风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成功都在意料之中 正是这首诗歌陪伴着我走过了两年的考研时光,终于于今年考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从一个普通本科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考入中财,用了两年时间,应该说我是考中财这些学生中的一个代表,两年的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但从看到公费研究生的那一刻开始我觉得这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两年间面对着怀疑的目光,对于第一年考研失败的失落,曾经失望过……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坚持自己的目标,我相信天道酬勤,上帝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对于后来者我想对你们说:因为你付出了大多数没有付出的,你坚持了很多人没有坚持的,所以你的胜利会更加的刻骨铭心,从现在起,为你的选择负上一份责任,作出一份决心,从现在起,就踏上征程,明天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可以说两年间从论坛上收集了很多有用的材料,也算是回馈论坛,给立志于考中财的学子一份自己的总结。因为论坛上已经对于公共课有了很多的介绍,而且有很多不错的帖子,我这里就不在赘述了,只是想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要照本宣科,但是我想每个人的经验中都有适合你自己的几点,这就足够了。下面我就重点介绍关于选择中财和中财专业课以及心态这几个方面做下介绍,当然其中包含整理一些往届学长的经典,希望他们不要介意! 专题一:认识自我 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毕业是每个学生真正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把脚迈向何方,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面对压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就业、考研、留学。三种选择各有各的精彩,无所谓优劣高低之分,读研深造还是直接就业本身无所谓优劣,这主要看个体的约束条件。考研、出国、还是就业,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条件,哪一条路更适合。 选择一:就业 考证:为就业加一个砝码 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以致于学生们不停地奔波于参加招聘会、网上投简历、托亲友联系工作…… 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前,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对于一名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认真学习就业政策,详细了解就业程序,彻底澄清模糊认识,努力调整好择业心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勇敢地迎接挑战,不仅能够正确地求职择业,而且能够顺利地完成角色的转变。 考证:为就业加一个砝码 大概从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校园里就兴起了一股考证热。时至今日,考证依然是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现在大学生考证也有了新的特点。前几年,考证主要是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可现如今要考的证越来越多,考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把考证当成自己求职的重要砝码。考证种类繁多。除我国推出的考证外,国外的资格证书也纷纷涌入。要注意一点,用人单位在录用新人时主要看重的是能力,证书最多只是一个敲门砖,如果毕业生拿证书做文章而没有具备相当的工作能力,在试用期也将露出马脚,最终还是会被解聘。 选择二:留学 近年来大学毕业后出国读研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半数以上留学生出境攻读硕士学位。并且随着留学市场的日益开放和各国留学政策对中国留学生的倾向性,出国读研呈稳步上升趋势。 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差别很大,每个国家都在学制、费用、申请条件等方面有自己的相关规定。并且,相对国内研究生教育而言,出国读研市场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等性和非透明性,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家、学校和专业。 并且随着中国留学市场的不断开发,各国也都不断推出对中国留学生有利的留学新政策,所以出国读研以前一定要了解各国最新的留学动态,才能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选择三:考研 在选择考研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坚定个人信念,不随波逐流,以至为考研而考研。 目前选择考研的考生目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学术研究、改变专业、随大流。 建议:考研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在你考虑是否要考研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考研到底能为你带来什么。当然这个问题可能很困难,因为个人根据自己、家庭、学校的情况可能做出不同的评估,有时还可能会让朋友、老师或者家人给予一定的建议。但是,这个问题一定要考虑,而且要慎重考虑。如果你发现考研能给你带来莫大的机会和美好的未来时你就要坚定信心去做以后的工作。但是一旦你发现考研其实对于你没有太实际的意义,那还是找一条更适合的路子去走。 如果你的考研选择是因为以下这些,我们会非常鼓励参加考研: 第一种是有志于深化本专业学习的考生。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希望在本专业的科研和学术方面有所成就。 第二种是为了兴趣决定放弃本专业的跨专业的考生。他们一心追求自己人生的乐趣,实在无可厚非。 第三种是希望通过学习提高或扩展自己的知识层次的考生。他们可能已经参加工作,在工作中发现知识的欠缺和视野的狭隘,决定通过考研提高自己。 他们经过坚持不懈和方法得当的学习会实现他们的梦想的。 当然还有一些考生在选择考研上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建议再重新审视自己,面对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 一是想通过研究生考试来向朋友、家人等证明自己实力的人。因为我认为研究生考试的成功和自身实力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要证明自己,完全可以采取其它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是害怕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这种人参加考研完全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害怕找不到好工作,以至于不敢去找工作,所以才选择了这种逃避的方法。其实,他应该明白,研究生毕业后还是要去找工作的,那时候就业形势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完全不可预知。其实找工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勇敢面对就是了。 三是没有目的、随波逐流的人。还有一些人看到这么多人参加研究生考试,就像是时代潮流,不参加好像显得没有实力或者跟不上时代一样。这其实都是一种误解,如果对你没有什么用,又何必参加这种耗费大量物力财力精力的事情呢。 如果你觉得自己好像和这三种人有一点相似,我还是劝你好好思考一下再做决定。 专题二 选择中财的原因: 一旦决定考研,第一步决策就是确定报考志愿。与高考志愿类似,考研的第二志愿作用不大,绝大多数考生面对的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可以说,选择志愿是个风险很大的博弈过程。 总的来说,中财在实务界尤其是在北京地区的财经界影响是相当大的,当同学们毕业的时候就会充分的感觉到。去某家单位面试,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单位的部门经理是中财校友,单位的副总也是中财校友,你想在同等情况下其他学校的毕业生还有拿到offer的机会么?记得我上学的时候(那时戴相龙还是人民银行的行长),央行的一位官员来我们学校作学术报告,开头就说“我来这儿作讲演很有压力,因为我们的行长是贵校的校友,而我的顶头上司也是从贵校毕业的”,那时真的体会出一个中财学子的自豪。但是在中财呆了几年,我也感觉到学校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的来说学校的科研实力与北大光管、清华经管以及客观的说比上海财大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近年来实证研究在经济学界大兴其道,中财许多学科的数理功底显得薄弱。不过新校长带领手下正奋起直追,祝愿母校综合实力蒸蒸日上!啰嗦这么多无非两个目的,一是请师弟师妹们在选择学校时综合考虑自己的爱好和发展的目标,如果立志于从事经济学的科研事业以成为一代经济学或金融学或会计学大家,选择有较强基础学科支撑的综合类大学或科研机构(比如社科院),实现夙愿概率可能会大些;如果是为了毕业之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是希望在实务界发挥自己的才能,中财应当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二是不要被社会上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学排名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帖子弄花了眼。经常在网上看有人诋毁中财说它凭借了好的校名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是一种典型的“认为葡萄是酸的”心理。中财的毕业生能够受到机关、外企和大型国企的欢迎,仅仅是因为校名中带有“中央”两个字么?用经济学的术语说,招聘的主体(尤其是外企和大型国企)可都是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呀,中财的毕业生年复一年的受到它们的欢迎和重用,其原因可能并不在于毕业证书上校名的显赫而是在于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实力。而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学生并为社会所用不正是一所高校应当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么! 总之,中财虽然和北大清华人大的实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相对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特别是金融学院就业还是相当不错,当然其他的专业也都不错,不会相差太大,专业课也不是太难,所以还是很适合跨专业的同学报考!这也是我选择的原因! 专题三 中央财经经济类专业课的特点及复习方法: 中财经济类专业中,除了精算专业和新成立的三个研究院之外,其余专业全把801经济学当做初试专业课.其中包括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90分,政治经济学(逄锦聚主编)60分.两部分合卷之后恰为150分.而下面着重说801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的专业课向来不是很难,其试题特点为: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题量大,题型多样,跟人大,对外经贸,北大,清华比,难度真的不是很大.人大的考试科目和中央财经一样,但是考7,8个主观问答题,谁也没有标准答案,批起来随意性很大,能得90多就是高分了;对外考的科目繁多,还包括专业英语,难度稍高,据一个考上对外金融的哥们说,选择题出得活,书或练习册没现成答案;北大清华更是不用说了,经济类专业感觉虽然清华指定了参考书,但是题有可能不从上面出,而出自出题老师自己写的书,这时获取信息很重要,至少金融是这样.但每年的西方经济学的最后的部分一般为计算题都会有一道较难的题目(一般不能从高鸿业老师的书中找到类似的题目)。该题目一般来源为:2005、2006分别原题引用了平新乔《微观经济学18讲》的例题及课后计算题;2007年为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一道课后习题的简单变形,其他的题目一般根据指定教材的知识都可以解决。因此,复习的重中之重就是课本对于课本的掌握关系专业课的成绩高低。 我建议用80%的时间用在复习西经上,20%的时间用在政治经济学上。 《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西经90分,我建议用的辅导教材有金圣才的《西方经济学笔记和习题详解》,这本书是结合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讲解的,知识点总结的还是不错的,后面的考研题值得借鉴。平新乔《微观经济学18讲》往年从中出过两道证明题,都是原题,而且其中直接就是例题。西经我建议至少要复习三遍。重点是第二遍。 第一遍,可能对于学过的同学比较轻松,但是对于跨专业同学的确实还是有点难度,这样你最好一句一句研读,要把基本的概念原理能够看明白理解,当然如果有特别难懂的地方也不要太深究,完全可以放到第二遍来认真研究。如果看不下去的话不妨做笔记,让自己的注意力能够更集中一些。最好在八月前完成。 第二遍,绝对重点,在第一遍理解的基础上,要学会总结,如何把书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如何把书变薄,我建议把每章的知识点以问答的形式自己总结出来,比如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竞争市场,首先把每章的所有可能出的名词解释列出来,当然中财的名词解释要当成简答题要答,只答概念肯定是不行的,要把相关的性质特点答上。有图的话一定要画图,这些你都可以参考辅导书来完成。然后其他的知识点都以问答的形式总结出来,比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长期均衡(分析画图)、几个市场的相互比较等等,这样的好处是把书上所有的知识点总结成自己的东西,遇到相似的题就可以直接作答,而且出题的范围就在你总结的知识点内,因为你已经把所有可能会出的知识点都以题的形式总结了出来,再有随着报考中财人数的增加,中财考试题的难度也有所加大,特别是对知识点的相互比较情有独钟,而不是以前简单的问答,所以大家要联系知识点,做好横向纵向串联,当线索理清楚了,可以说读书笔记做好了,考试就成功了90%。最好在十月前完成。 第三遍,就要把证明计算做一个专题,比如效应这一章比较容易出证明题,就设一个专题把效应所有相关的题型都写出来,当年就有从平新乔的十八讲的课本中直接出两道原题,所以后来我就把十八讲所有相关的内容都总结出来了,以此类推,其他的知识点也是这样,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把西经的所有知识点也总结了,所以就可以完全背你总结的材料了,结合课本,因为你已经把两本书总结成自己的材料了,而且好处是你不用再去转换,只要背你总结的题型就可以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最后你要达到一个程度就是,等你闭上眼的时候你可以从头到尾把所有的题复述出来,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很难,但是慢慢的你就会找到感觉,就会对号入座,所以我今年的考试题时感觉都能从我的笔记中找到出处。最后的这段时间就是用来背诵你总结的笔记。 当然三遍只是最少的遍数,如果你感觉时间还有,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看。 政治经济学的复习就比较清晰,我的复习过程为:一、仔细看了一到两遍书,划出重难点;二、在理解大概书的框架的基础上就直接背课后答案的知识点,建议从九月份就要开始背,当时我是早晨起来就背一个小时,晚上再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有的题要背很多遍,所以要反复的记忆,因为中财的题量是很大的,留给政经的时间也就一个小时,再长的话西经就要做不完了,所以要背的很熟,基本上没有停笔的时间,基本上90%的考点都会从课后题中出,而且还可以结合政治中的政治经济学一起来复习。 最后对于考试的时间分配上建议大家政治经济学一个小时内做完,政治经济学的名词也不要答的过于详细,因为分值为3分*4=12;而西方经济学为5分*6=30这个大家自己也应该有个清楚的认识,孰轻孰重心里要有个底。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给西方经济学。建议政经1个小时,西经2个小时,大家可以按这个时间把握调整。大家在考前一定要给自己做几次模拟考试,因为中财的题量相当大,如果不学会控制时间,在考场上很可能就会看着最后几道掌握了的大题而没有时间答的困境。 专题四:中财问题 考中财常见问题解答!(摘录往年有代表性的问题) 1.中财对跨专业歧视的厉害吗?往年跨专业的多吗? 答: 中财对外校和跨专业的学生绝对是不歧视的。而且每年大部分考生都是跨专业的!考上的也是外校的比本校的多。但是,中财也有照顾本校同学的地方,那就是每年学校申请到的补招名额一般都给本校的了。但是这对外校的同学也没有很大影响。因为其他大学都没有这个名额的,如果你报别的学校也是一样。而且这个名额每年有没有,有多少都是不确定的,不能指望它,还是得争取正常招收。 2.我看03-05都是题型全面,06年变了,07年是不是照06年的来啊? 答:题型学校每年都不公布,所以要把知识点掌握的很熟练全面,就不怕题型变啦!但是重点还是要准备论述、简述、名词解释。 3.中财的很多专业初试都是相同的,那么是不是说到时我还可以重新选择专业? 答:不可以! 4.复试的时候四六级证书加分了吗?其他的证书都会加分吗?那加多少? 答:其他证书时肯定有加分的,不然学校不会要求你带来。但是六级证是否加就不知道了,因为最后只公布了复试总成绩没有每部分的成绩。大家也都是抱着能加就加不加也没有损失的心理带六级证的。 到时候你有什么都带来就好了。 中财的财政专业怎么样啊?就业如何? 答:财政和金融、会计并列属于是中财比较传统的专业。 所以学术功底很深厚。但是具体的情况也不失很了解。但是这几年财政的研究生一直很多人考,很火的,所以应该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5.我想知道以下问题: 1,导师的情况包括电话和邮箱到哪里查呢? 答:在学校网站的机构设置/院系设置找:http://www.cufe.edu.cn/third/yxsz.htm。 2,复试的时候试卷是不是往年的也有啊?在大学时得的各种证书都有加分吗? 答:复试真题可以买到或下载到。大学时的有用证书会有相关加分。 3,复试的笔试是一张试卷吗? 答:复试的笔试每个系考得不一样,各部分内容均在一张试卷内考察。(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时这个意思) 4,面试的时候会谈些什么问题啊? 答:面试包括自我介绍,英语口试,专业课面试。其中英语口试是和英语系的老师对话。专业课面试会让你自己抽题回答。 6.中财经济学专业好考吗 那里的学费好像很高啊!! 专业课好不好考关键要看你复习的怎么样了,呵呵 如果复习的充分的话当然不难了。今年的专业课题出的有点偏(大家都这样感觉),所以分数不如去年那么高。我觉得只要复习到位了,专业课并没有想象的难。呵呵 至于学费问题,其实研究生自费的话一般一年都要1万以上。个人感觉中财的学费并不是很贵(相比较而言)。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呵呵 仅供参考。 7.我今年大3,学的是材料,想跨专业考金融,目前比较倾向的是中央财经和对外经贸,可是实在不知道哪个学校更适合我的情况,网上各说纷纭吧,自己肯定都说自己学校好,感觉上贸大的学生似乎更活跃一点(我指在网上或者论坛里),可是我一个北京的同学说贸大的风评不是特别好,想听一下你的意见另外,是不是贸大的金融只有两年,而中财的是三年? 我对于对外经贸不了解,当时报考学校时也想过经贸,不过听说是复试对英语要求挺高的,所以没选。所以关于这所学校的详细信息不清楚。只知道今年经贸初复试线的时间比中财早1个星期。呵呵 我只是了解中财,而且9月份就去读研了。至于两者的比较,我没法提供太多有用的信息。 中财的金融是读3年(中财很多专业都是3年)。个人感觉,只说金融这一方面,中财应该比经贸好吧,毕竟金融是中财最好的专业。 8.最近在论坛上也看到有人发的关于中金院等3个新成立不久的研究院和其他老牌院系的比较分析,我也很疑惑,虽然立志想考金融的,但是对那金融学院的分数难免有些敬畏,看到中金院的初试分数线,又有点疑虑,想问问学长去年在选择专业院系的时候的想法。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若要和金融学院来比,其实很难比出个什么东西。原因是多方面的:1、金融学院的老师很多在国内学术界很有名气,由于从教多年,他们往往在国内该领域中往往有深厚的积淀;中金院的老师很多有海外背景,从学术方面讲他们更注重功底和前沿。2、教学方式不同,中金院基本上采用西方教学模式,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课程量比较大,学习内容广泛,所学内容也比较前沿;金融学院是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体系完善这当然没话可说,多年的发展使得教学模式比较固定,求学、就业的方向比较清晰。3、由于金融学院的老师在国内学术界往往很有背景,和政府机关、院所和机构关系密切,人脉较广,这一点似乎要比中金院强一些;中金院和海外的某些学术机构有联系,有可能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机会要比金融学院稍多一些。4、中金院所学内容较多,研一很难修满三年学分,想在研二出去找单位实习的同学报考就要慎重了。金融学院这个方面要好一点。5、中金院学费全部自筹,金融学院有不少公费名额。总之,这两个学院各有优点,要说含金量哪个高,这很难说,关键是要看你怎么选择了。就我个人看来,如果要做学问、搞研究,中金院是不错的选择;想研究生毕业在国内找个好工作,金融学院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挂两块牌子,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想报考的同学,一定要考虑清楚。 关于中金院考试,我觉还得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由于成立较晚,是从07年开是才独立命题的,所以专业课考试没有固定模式。初试的是812经济学综合,08年的题目我看还好一些,难度一般,但据大四的学弟说判分比较低。复试时,专业课笔试采取中文考试,米什金的书内容较深。最变态的是面试采用全英语。因此,很多人除了考虑到学费高而不肯报考之外,专业课难度也是拉低复试线的重要因素。所以不要看CAFD复试线低,分数可值钱得狠,每得一分都不是轻而易举。所以报考CAFD前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至少要考虑四点:1、面对全英语的学科专业综合素质面试,有没有能力、经历花相当长时间准备;入学之后,全英文的授课以及工作语言,是否吃得消? 2、初试专业课得高分较难,由于CAFD成立至今较短,出题无定型,812经济学综合专业课得分普遍较低,对此是否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3、除了三年学费四万的全自费外,还要加上昂贵的国外书本费,对此是否有能力负担得起?4、三年学制,课程量大,是否有耐心、耐得住寂寞长坐冷板凳把学问做下去?如果这些对你来说都OK,那么祝贺你,大胆去报考吧。 以上只是本人一家之言,希望对你的决定能有帮助! 9.我本身学的是计算机,实在是感觉没有兴趣,关注中财也很长时间了,想考会计专业,发现分数线也是一年比一年高,觉得没什么信心,加上没有什么认识的同学,基本上没有消息来源,觉得挺郁闷的,你能给我讲讲中财的初试和复试是个什么情况么?中财专业课有辅导班么?我们学校听说有一个学类似专业的考会计时,初试过了,但是复试没有过,我就顿时更加没有信心了,谢谢你啦!嘿嘿…… 关于你要考的会计专业我不是很了解,不好意思。 复试一般是1:1.2。所以即使达到了复试线,也肯定会有人被刷的。对于我们这种非本校的学生,当然是把初试分数考的越高越保险了。当然,复试的表现也很重要。中财801经济学(西经+政经)有辅导班,会计专业初试也是考801经济学吗?我不清楚啊。 不要受别人的干扰,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越是努力,复习的越充分,信心自然越足喽。呵呵 加油 10. 英语有无特殊要求?专业课该怎样复习? 英语一般就是国家线,无特殊要求。 专业课,建议你现在不要管复试的内容,应该尽全力先考好初试,考完初试会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复试,所以不用着急。初试的复习我已经在帖子里说过了。西经最重要的是吃透课本,把理论搞透彻,政经要把课后题背熟,有些内容稍加理解即可,这些要理解的内容和答案是辅导班笔记上老师强调总结的。 11、中财金融研就业的基本情况,以及中财金融在相关行业的影响。 答:中财金融研的就业情况,总的来说还是相对不错的。去金融机构的比较多。但近几年来研究生多了,就业面临激烈竞争。目前就业,与北大、清华、五道口、人大和外经贸的岗位竞争一直存在。其中,北大、清华有相对优势,且在大投行方面优势尤强;五道口毕业人数相对少;外经贸在外资企业方面有相对优势。当然,这个是往年的大致情况,就业时也更要看个人的素质与际遇。 12、关于中财金融的考试难度 答:考试难度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比北大、五道口当然要容易些。近几年,报中财金融的人数一直在增长。另一个中财专业课方面每年的难度基本比较稳定,很有自己特点,请多加以琢磨。 13、中财金融的复试的难度大么 复试的难度我想还是要有个参照系,不知道要如何说,总的来说,难度不会太难,但也有淘汰的,要说明的一点是,中财的复试相对比较透明。这个对跨校考是难得的。 14、中财金融导师的基本情况,导师在就业和将来发展上的作用如何,考试之前用和导师联系吗 答:金融是中财的传统强专业,目前属于国家级。导师力量因而也比较强,具体名单可以从中财网站查看,在此不详述。导师在就业和将来发展上的作用是肯定的,这个不多说,但近来导师通常带的学生多,没法兼顾所有人,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最重要还是自己的素质。 中财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过程是相当公开和公正的(当然从理论上也不能排除一些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因此,在考试之前是否和导师联系与录取与否的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能联系到老师当然更好,但也不要指望他能给你透题或在批卷时对你另眼相待。因为不论是命题还是阅卷,研究生部和各个学院存在很强的相互牵制的关系。因此对于那些没有联系导师而又处于惴惴不安状态的考生,我毫不保留的认为你们完全可以卸下这一包袱。 15、我是81年生的,如果有幸07年考进中财,我毕业的时候已经29岁了,这个年纪在将来就业的时候是不是受到很大的限制? 答:关于年纪,其实是有优有弊的,看你如何看了。现在读研29岁毕业的甚至大一些的都是有的。如果工作做得不错,工作过的经验,是毕业生所不具备的,存在优势;但毕业时也会遇到有些岗位年龄大的问题。同时,在这个问题上,男生的情况要好些,女生在这个问题上劣势相对多点。 16、考研与工作的问题 信中提到你有其他的工作机会,不知你现在想法如何?其实做何选择都好,考研非人生的必经路。但如果你确实想好了考研,我想就不要在这方面犹豫。我的意思是,事情在没有确定的时候,你可以反复比较、考虑,多花点时间来思考都行。在这个事情,其实没有确实的答案。但如果一定确定了下来,决定了考研,就要坚定的走下去。因为考研的时间过去了就没有了。所以,决定了考研,就要下定决心走到底。不然,比较难做成事 专题五 考研感受、考研的日常生活与自我激励: 在第一轮复习时会颇觉枯燥,复习的积极性不高,但是第二轮复习,开始全面复习、做题的时候,慢慢会觉得考研的生活其实是蛮有意思的,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认为考研要花半年以上的时间来复习已经学过的东西,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你经常能体会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有所收获,彷佛又回到了不思不想、一心只想搞好学习的高中时代。由于在考研期间,我只需要一心一意读书,不用再为其他事情烦恼,我感觉在考研的那段时光里的生活很幸福,在复习过程中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学到的东西,觉得从考研复习中受益多多。 考研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考生选择了考研,同时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考研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考生要做的是坦然面对并接受这种生活方式,积极经营每天,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不要把它当作生活之外的事情,也不要当作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因为这种想法往往会使考生本能地排斥考研这件事,对它产生反感,其结果就是每天都要做不愿意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这样,考生心里的不良情绪就会增多,带着这种不良情绪复习是不会达到好效果的。 我周围就有很多同学经常说“等我考完研究生,就不用再这么痛苦了,那时就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但我总觉得,为什么享受生活就一定要等到考完研之后呢?为什么不把考研生活也作为你要享受的生活去积极面对呢?为什么一定要把考研当作是一件苦行僧的工作呢?当考生认真地学习了一天后,发现自己又有所得的时候,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有时候,事情本身并不会给我们带来所谓的痛苦和无奈,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问题。稍微转变一下看问题的角度,也许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考研是个过程 每一个考研的人都期望自己能够如愿以偿,现实中能够考上研究生的人一定是少数。每位考生都要清醒地面对这样的现实,虽然结果很重要,但考研的过程所能带给我们的收获决不能被忽略。当考生把考研看作是一个提高自己的过程时,考生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并且更容易达到想要的结果。当考生把考研仅仅看作是一个结果时,它往往带来的只是痛苦。 对于往届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往届生更容易陷在“只重结果”的泥潭里无法自拔。我是在第二次复习后才考上研究生的,当时是抱着证实自己能力的心态决定再一次复习的。我心里清楚,这是我的最后一次考研,我要认真走完这个过程,至于结果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整个复习过程中,我都很注重每天要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很少去考虑最后的结果,考不上怎么办、考上了又怎么办。记得考试结束那天,心情十分畅快,这种畅快源于自己完整地走完了所有考研过程,与结果毫无关系。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种对过程与结果的理解使我有了平和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最终帮助我很好地走完了所有考研的过程。 zz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