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大纲
查看(1631) 回复(0) |
|
易水竹
|
发表于 2014-11-02 09:38
楼主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命题学院: 人文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 政治经济学一、考核目标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原理和规律。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运用有关理论辨析、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 3.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主要范围 政治经济学部分:(150分)(一)导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商品与货币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局部劳动和总体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工资的本质,当代劳资关系。 (四)资本积累与再生产从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理解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 (五)资本循环与周转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的片面性、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生产资本两种划分的区别; 固定资本磨损及其成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六)社会总资本在生产与经济危机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条件。 (七)剩余价值的分配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的决定因素;平均利润下降规律; 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获得途径; 股份资本和股票价格; 虚拟资本及其与实际资本的关系、虚拟资本的作用; 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土地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八)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垄断的形成、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原因与性质; 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二重性。 (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禁止则自由”的思想; 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困境及其解决。 (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DIM结构,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及其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规则;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当前的问题和重点)。 (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和内在逻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中国农户经营的利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户经营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农户的经济行为。 (十二)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府进行再分配的原因以及再分配的功能,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含义和要求;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分配制度改革和分配关系的调整,当前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重点和政策取向;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以初次分配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优化开放结构;新形势下的外贸战略转移。 (十四)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通货膨胀及其影响;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转型经济中的就业问题; 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其关系; 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货币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宏观政策选择与“稳增长”、“调结构”。 (十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制度因素的重要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体制转变的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和区别;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机制;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其他相关内容
|
回复话题 |
||
上传/修改头像 |
|
|